1947年6月,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开会,讨论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率89名经济专家与会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很快向斯大林汇报,双方立场差异如
1947年6月,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开会,讨论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率89名经济专家与会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很快向斯大林汇报,双方立场差异如此之大,无法达成共识。他向媒体放话:“英法一意孤行,后果严重。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分裂成对立的两大集团。”之后,苏联方面愤而退出马歇尔计划,转而谴责美国通过此计划,强化对受援国内政外交的控制,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并唆使东欧国家,集体加以抵制。
自古以来,欧洲大陆乃兵家必争之地,谁控制了欧洲,等于掌控了大半个世界。无怪乎,两大阵营,不惜血本,千方百计展开争夺。冷战期间,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国际形势岌岌可危。
北约PK华约
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整合成统一的西欧和美国经济集团,为建立美欧军事政治集团,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对苏联在东欧各国,陈兵百万,虎视眈眈,西欧各国如芒刺在背,纷纷要求美国提供核保护伞,建立集体防御体制。英法签署《敦刻尔克条约》,西欧五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后,1949年美国策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全面推行冷战政策。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这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大相径庭。作为一个排他性的军事组织,北约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普遍的和平与安全,而是为了对抗苏联。
北约赋予自身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动用武力的特权。美国政客满意地表示:“北约不仅要造成实力均衡,而且要造成实力优势。”康纳利参议员一语道破天机:“《北大西洋公约》无非是门罗主义原则的必然延伸。”
北约粉墨登场,苏联顿感受到严重威胁,立刻谴责北约富于侵略性,暴露出疯狂的反苏主义,践踏此前与苏联签署的多项政治协议。
对此,美方置若罔闻,一直谋求尽快将西德拉入其中,填补欧洲中部防务缺口,利用西德推行前进战略。1950年,美英法三国外长,宣布承认联邦德国政府为德意志民族唯一合法政府,许诺结束对德战争状态,恢复德国主权。
联邦德国立马表示,同意放弃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武器、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保证西德国防军置于北约控制之下。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第15个成员国。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喜不自胜:“西方文明的寿命有了新的延长,将为它自己和全人类的利益增添力量和生气。这也是苏联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败!”从此,战败国的联邦德国,一跃化身为对抗苏联和即将成立的华约的前哨基地和桥头堡。
北约紧锣密鼓,有美国强大经济科技实力做后盾,加上西德丰沛的人力资源和军事潜力,对苏联而言,真可谓是战略梦魇。
别无选择!苏联宣布废除苏英、苏法友好条约,全面加强对东中欧国家的干预。1955年5月14日,欧洲社会主义8国在波兰举行会议,扛起华沙条约组织大旗,与其正面对抗。《华沙条约》为苏联驻军东欧各国,提供法律依据,最终沦为苏联干涉他国内政,推行大国霸权主义、沙文主义的工具。
1956年6月,波兰爆发波兹南事件,群众示威游行,喊出口号“面包、民主、自由”、“俄国佬滚回去”,军警镇压,发生流血冲突。10月,匈牙利10万市民走上街头,成立以纳吉为首的新政府。11月苏军悍然入侵匈牙利,世界舆论哗然。更令苏联方面名声扫地的是,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为富裕的东德,1948年到1960年,五分之一的人口,不下250万人逃亡西德。
(责任编辑:陈翠琴)
(责任编辑:陈翠琴)
- 相关阅读:
-
被误读的偶像切·格瓦拉
热点排行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社区热贴
- 01-03
- 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去世
- 11-25
- 给自己的心灵鸡汤
- 10-10
- 武铁沿线“涂鸦墙”
- 10-09
- 前中国第一女保镖——边梅
- 10-09
- 台湾研发“朱雀”隐身无人战机
- 09-24
- 打啥样的“大老虎”才算兑现承诺
- 09-24
- 慈善捐赠连降:是危机更是契机
- 09-24
- 娱乐圈的八大美女“共产党员”
- 09-24
- 中美比拼高空无人侦察机:翔龙
- 09-23
- 不要给白衣天使被亵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