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东南亚地区节节败退,但仍苟延残喘进行垂死挣扎,一面在海上布设水雷封锁抗日盟军船队,一面纠集一批24岁以下的青年组编自杀机和自杀艇,袭击海上的抗日盟军舰船,拦截抗日盟军飞机,给抗日盟军带来了很大威胁。
为掌握日军来往动向,抗日盟军先后在东山岛的古嵝山、大帽山、苏峰山等地建立监视站,配备2名美军报务员和1部电台监测日军行踪,并随时与福建华安中美合作站保持通信联络。因此,在东山岛一带经常发生盟军飞机与日军飞机、军舰的激烈交锋。
1945年6月的一天,东山岛海域再次发生盟军飞机和日军军舰的激烈交战。战斗中,有2架美国飞机被日军击落,11名美国人员阵亡,飞行员科文中尉、宾治少尉侥幸跳伞,坠落于东山岛附近海中。他们乘橙黄色橡皮艇在海上漂荡了3天,在受伤、断粮、断水、生命垂危之时,被东山岛铜陵镇黄顺、陈木金等8位出海捕鱼的渔民发现。渔民们救起2名美国飞行员后,放弃捕捞作业,返航将他们送交当地警察局。
途中,渔民们对美国飞行员护理周到,热情款待,后来还专门派渔友到警察局慰问。美国飞行员虽然听不懂中文,但是从渔民的手势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诚意关护之情。
美国飞行员获救后,由于语言交流有困难,警察局特地派人赶到漳州,从当时美国陆军驻闽南辅助空军地面军务处龙溪分处请来在那里供职的英文翻译员林子浩夫妇,向飞行员详细了解情况。翌日,又由林子浩夫妇、警察局警士李坤等人及通信员沈大江、佣人亚薇一同护送飞行员到漳州。
关于此事,新加坡东山会馆1978年在《建馆40周年纪念特刊》一书中,刊载福建东山籍侨胞萧笠云先生写的文章,其中提及:“抗战时期……有盟国侦察机,在外海坠毁,正副驾驶员两位(美籍),游水攀登兄弟岛,被我渔民救起,护送至后方治疗养伤,这是吾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些微贡献。”
后来,居住在美国康涅狄州、退伍经商的科文和宾治常常思念救援他们的东山岛渔民兄弟。1985年,他们在撰写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回忆录时,千方百计找到了已旅居加拿大的林子浩。林子浩被他们炽热的感恩之情所感动,动笔写信给当时的福建省省长请求代为寻找,信中说到:“现科文先生和宾治先生两位均已退役年老,在美国从商,意愿回忆一生,故要撰写过去险里回生,而获救恩铭及日本侵华情况真实回忆录,以告世人。故询查本人当时一切,本人因日记全已遗失,无从跟究转告,便托本人代查当时他们被救护等情形……”
1986年5月间,东山县信访办接到了省政府转来的寻人信函后,立即走访县方志办、县党史办查阅当时报刊资料,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均无着落。1987年4月,东山县方志办在该县铜陵镇召开政协老同志学习小组座谈会,把美国飞行员寻找救命恩人的信件拿出来,要求帮助查询。会上,有一位叫翁袄的老先生说确有此事,而且他知道当年参与救援的渔民有的就住在铜陵镇东门。经过多方寻访,终于找到当时还健在的陈火安和刘亚武两位老渔民,另6位已故的参与救援的渔民是:陈木金、黄顺、陈石虎、游亚坤、郑乌、张糊。
时光已逝,但中美军民互相协作、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感人事迹将永远载入中美人民友谊的光辉史册。
(责任编辑:李艺专)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0-10
- 中国DF41成突破美国反导系统关键
- 10-09
- 解放军神秘无人机成功巡逻钓鱼岛
- 10-08
- 中国需要这样的坚守
- 10-01
- 菲律宾军方称计划向南沙“部署”
- 09-29
- 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发展面临五大挑
- 09-24
- 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23日交付海军
- 09-19
- 日媒称日本军舰将准备进入钓鱼岛
- 09-1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9-18
- 美国防长抵京访华欲调停钓鱼岛问
- 09-17
- 东海舰队举行大规模演练 发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