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红军中的赵子龙:独臂将军贺炳炎(4)

2011-05-24  本文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2005年9月4日,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在“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专栏,以《“独臂将军”建奇功》为题,报道了开国上将贺炳炎的革命事迹,一代名将重新引起党史、军史研究者的关注。

  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团整编为红二方面军,贺炳炎改任第六师师长。10月20日,他和红二方面军官兵到达甘肃会宁,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贺炳炎顾不得伤病未愈,毅然离院回队,担任由红二方面军第六师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二O师七一六团团长,随后,他率部挺进到同蒲路北段的宁武、神地、朔县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当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贺龙连续下了三道命令:一是命令张宗逊、李井泉率七一五团由崞县南下,袭击位于忻口西北20余公里的南北大场,打击敌人侧翼。二是命令三五九旅迅速赶到崞县以西,配合张宗逊部行动。三是命令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率一个营(后来又增派了一个营)去雁门关偷袭日寇,切断其运输线。

  17日黄昏,贺炳炎、廖汉生率部到达雁门关西南的秦庄和王庄。他们发现公路并不在雁门关下,遂主动去黑石头沟、吴家窑一带公路西侧设伏,同时派少数兵力占领雁门关。他们将此部署报告了贺龙:18日,第一次伏击,毙伤敌3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21日,第二次伏击,我军与敌激战2小时,伤13名、牺牲20名,敌伤亡3倍于我。

  1938年1月,贺龙组建了一二O师独立第三支队,贺炳炎任支队长。随后,他率队到大清河北岸进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工作。仅几个月时间,第三支队就由原126人扩充为3个团和3个独立营,近5000余人,打退了日军多次“扫荡”。是年冬,贺炳炎又率三支队进入冀中,先后参加了莲子口、北板桥等战斗。贺炳炎也成为“贺老总的猛将与爱将”。

  1939年春天,贺龙率部队到了冀中,冀中军区领导人吕正操、程子华向他要干部,贺龙说:“你要哪个,我就给你哪个。”吕正操故意说:“我要三支队长贺炳炎。”贺龙笑着说:“你要贺炳炎?我说光贺炳炎一个人不行,得有一套:有人给你做政治工作,有人给你当参谋长。”很快,贺龙就从一二O 师抽调了50多名各级领导骨干派往了冀中军区,但就是没有把贺炳炎给调出去!

  1940年夏秋,贺炳炎因赫赫战功升任三五八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冀中、冀南、冀鲁豫等地。1942年初,积劳成疾的贺炳炎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转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并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1944年11月,贺炳炎与廖汉生带领三五八旅百余名干部与三五九旅南下洪湖,来到处于日、伪、顽联合包围之中的大悟山地区,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开辟新区。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避强击弱,站稳了脚根,部队得到迅速发展。

  1945年4月,贺炳炎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见到毛泽东主席,他急忙以左手敬礼,毛主席急以右手握之,曰:“你是独臂将军,免礼!”继而,他感慨说:“中国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这样独特的人才!”贺炳炎赶紧说:“主席,我没有右手了,但左手还在,部下见了领袖,当然要敬礼。”毛泽东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那就特批你用左手敬礼!”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