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十大极具影响力的中共同路人分别是谁?

2011-07-05  本文来源于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27期    作者:刘耿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同周恩来谈判的时候,据统计,从1936年4月到12月的8个月里,张学良接济红军的款项共达76万元。这些接济,对处境困难的红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本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27期,作者:刘耿,原题:《十大极具影响力中共同路人简介》

  廖仲恺(1877-1925):推动国共第一次携手

  对国共首次合作,廖仲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廖仲恺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坚定地认为“想要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他认为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国民党复兴的关键。他信守两党的共同纲领,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和共产党人取得一致。

  1923年11月,《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刚发表,邓泽如等人上书孙中山反对联共,发出了进攻的信号。到代表大会召开,左右派之间明里暗里的斗争充满了会议的整个过程。1924年1月28日,大会审查《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一些代表在右派冯自由等的怂动之下,动议讨论限制国民党员加入他党案,实际上是反对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针对右派离间国共两党的用心,廖仲恺在大会上作了旗帜鲜明的发言,极力主张同共产党人合作。他指出:“此次彼等之加入,是本党一个新生命”。

  张学良(1901-2001):私人巨款接济红军

  193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成立了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由周恩来担任书记,专门从事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经过谈判和联系,周恩来很快就被张学良当成“最好的朋友”。

  在同周恩来谈判的时候,据统计,从1936年4月到12月的8个月里,张学良接济红军的款项共达76万元。这些接济,对处境困难的红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在被蒋介石囚禁的困境中,仍然要求部下继续维护同共产党的友谊。他说:“我为国家牺牲了一切,交了一个朋友(指共产党),希望各袍泽今后维持此一友谊。”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