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为何要成立三个黑龙江军区?

2012-11-21  本文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王作东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军史上也先后成立了三个黑龙江军区,这三个黑龙江军区的任务、坐落地点和管辖范围也不同,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它们都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黑龙江省的边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先后派遣10万部队、2万干部挺进东北。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1945年9月21日在沈阳正式成立,彭真为书记)在黑龙江设置合江、嫩江、绥宁、松江、黑龙江等五省和哈尔滨市。1947年还曾设置了牡丹江省。到1954年8月这些省市最终合并为黑龙江省,而在军史上也先后成立了三个黑龙江军区,这三个黑龙江军区的任务、坐落地点和管辖范围也不同,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它们都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黑龙江省的边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东北民主联军黑龙江军区

  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正式组成,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为东北民主联军,1945年11月15日,黑龙江军区在北安县成立,刚成立时称东北人民自治军黑龙江军区,不久改称东北民主联军黑龙江军区,叶长庚任司令员,范式人任副政治委员代政治委员,王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区下辖三个支队和26个县的地方武装。第一支队长蔡明,政委陈雷,第二支队长张光迪,政委徐明,第三支队长廖仲符,政委史梓明。1945年11月于天放任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9月22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西满军区命令,洪学智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叶长庚任第一副司令员,王钧任第二副司令员,赵承金任第三副司令员。原副司令员于天放改任黑龙江省参议会参议长。1947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撤销黑龙江军区,成立直属西满军区的第一、第三、第五军分区。1947年7月26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撤销西满军区,重新成立黑龙江军区。1947年9月11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叶长庚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王鹤寿兼任政治委员,关靖寰任副司令员,廖仲符任参谋长,陈志芳任政治部主任。1948年1月李英武任参谋长。

  二、东北人民解放军黑龙江军区

  1948年1月,中央军委命令,东北民主联军改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黑龙江军区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黑龙江军区,当时在黑龙江还设置了嫩江、松江、牡丹江、合江4个军区。1948年7月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和东北军区撤销了牡丹江省和牡丹江军区建制。1948年12月25日,东北军区命令撤销黑龙江军区,同时也撤销嫩江、松江、合江3个军区,分别成立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4个军事部。于天放任黑龙江军事部长。1948年4月23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区划令,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1949年4月27日东北军区发布命令,黑龙江军事部和嫩江军事部合并为黑龙江军事部,驻齐齐哈尔市,松江军事部和合江军事部合并为松江军事部,驻哈尔滨市。任命于天放为黑龙江军事部长,王钧为副部长。1952年7月,东北军区任命王家善任黑龙江军事部副部长,免王钧副部长职务。1953年1月20日,东北军区命令,黑龙江军事部改为黑龙江军区,松江军事部改为松江军区。黄经耀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赵德尊兼任政治委员,于天放任副政治委员,王家善任参谋长。1953年4月冯纪新兼任黑龙江军区政政治委员;同年6月,王钧任参谋长。这时的黑龙江军区管辖齐齐哈尔1市和41个县旗的地方武装。1954年5月1日,黑龙江省公安总队并入黑龙江军区,黑龙江军区的番号改为黑龙江军区兼公安司令部。
(责任编辑:李艺专)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