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邓小平给后世领导人的十大忠告(4)

2012-11-30  本文来源于光明网-历史频道    作者:光明网-历史频道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P176~177)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1987 年P237~240)

  相关阅读:邓小平: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人民网)

  邓小平: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战后日本一直存在着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这些人为数不多,能量不小。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从另外的角度解释日本战后宪法,没有忘记制造中日隔阂。

  中新网8月7日电香港文汇报将《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至一九九七》中有关对中日关系的论述进行归纳整理后指出,在中日关系立场上,邓公曾直言: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并告诫:中日关系要看远一点,短视是有害的。

  1975年4月16日上午,邓小平会见池田大作为团长的日本创价学会第三次访华团,着重就准备签订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写上“反霸权主义”条款的问题发表意见。邓小平指出:中日两国之间只是贸易和人员来往还不够,还要有政治基础,反霸条款是政治基础,所以我们很重视这个问题。希望日本政府拿出勇气,做出决断。

  反霸条款可改变日形象

  1975年10月3日上午,邓小平会见日本前外相小阪善太郎和夫人。在客人提出能否设想在霸权主义这个词的含义上加些解释时指出:不能从联合声明后退,任何解释实际上都是后退。

  1977年12月18日接待巴基斯坦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政府首脑齐亚.哈克,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指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写入反霸条款对日本是有利的,可以改变日本的形象。

  应为中国发展做更多事

  1987年4月6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瑞典首相、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席英瓦尔.卡尔松。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十分蛮横、残酷。由于有过这段经历,所以我们对日本有斗争,但斗争非常克制。经过这些斗争,中日两国人民理解更深了,从而使中日关系更加成熟。

  1987年6月4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矢野绚也率领的日本公明党代表团。在回答对日本关系有何见解和忠告时,邓小平告诫:总的前提是两国没有任何理由不友好下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应该为中国发展做更多的事情。坦率地说,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战后日本一部分人中一直存在着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这些人为数不多,能量不小。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从另外的角度解释日本战后宪法,没有忘记制造中日之间的隔阂,这是很不幸的事情。
(责任编辑:李艺专)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