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独家揭秘 >

宋庆龄为啥坐着牛车下基层?

2011-06-17  本文来源于人民网-强国社区    作者:阎兆伟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951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右四)坐着牛车视察华北地区,先后走进了张家口市干部子弟保育院,来到了市郊的老鸦庄,向农民了解生产情况,亲临大同慰问煤矿工人。

  1951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右四)坐着牛车视察华北地区,先后走进了张家口市干部子弟保育院,来到了市郊的老鸦庄,向农民了解生产情况,亲临大同慰问煤矿工人。(《北京日报》11.06.13)

  新中国刚刚成立,虽然百废待兴,但是,对于孙中山夫人、世界知名人士、全国人民心中十分敬爱宋庆龄副主席来说,不会“差”轿车,不会“无车”可做。然而,她去华北基层视察却做着牛车……

  宋庆龄副主席坐着牛车来视察,当地百姓不会有“作秀”的感觉。为啥?一方面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风朴素,干群融合;一方面是因为宋庆龄主席的个人魅力。

  宋庆龄副主席坐着牛车下基层,离百姓“很近”,可以“随口”与百姓交流,甚至可以看清她想看到的、群众的真实的表情,这样的“视察”才为“视”,这样的“视察”才为“擦”。

  宋庆龄副主席坐着牛车下基层,百姓离她百姓“很近”,可以看清宋副主席的音容笑貌,甚至可以向宋副主席问好,与宋副主席亲切交流。

  宋庆龄副主席坐着牛车下基层,凭想象:在当地肯定会被百姓“大肆”流传。“流传”的结果是:“人民政府”与“国民政府”不一样”。人民政府的“大官人”和我们一样,也坐牛车……

  宋庆龄副主席坐牛车,本是一件小事儿,但是影响却是深远的。

  宋庆龄的一生始终是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她不辞辛苦去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人民心连心。她谦逊和蔼,平等待人,兴办实事,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她是当年全国少年儿童的慈母!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庆龄从早年就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她又组织和参加了许多国际性的反侵略战争,世界和平会议和工作。在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她当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荣获1950年“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和平奖,并将全部10万卢布的奖金捐献创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宋庆龄深受人民的爱戴,因为她爱人民;宋庆龄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因为她一心为国,一心为了世界的和平,达到了忘我和无私……

  宋庆龄,不仅有着雍容淡雅的外表,更有一颗金子一般善良的心!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