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苏荣:淮海战役 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机要参谋地点:北京解说:1948年年末,淮北平原大雪纷飞,在苏荣的记忆中,当时的天气异常寒冷。他还记得就在国民党黄维兵团被全歼之后,部队接到中共中央的命令,暂时停止了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苏荣:这个时候就是杜聿明集团已经突围出来了,已经被我们11个纵队,华东野战军的11个纵队包围在永城陈官庄附近。当时把杜聿明集团围起来的时候,正好平津战役开始,所以中央军委的指示就是把杜聿明集团围起来以后,现在要围而不打,为什么?因为平津战役防止敌人从天津,蒋介石从天津把部队,把他们的部队从海上运走。
解说:此时的苏荣正在华东野战军第四纵担任机要参谋,四纵是华东野战军三大主力之一,善打硬仗。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全歼黄百(伯)韬兵团就是四纵担任主攻。
苏荣:四纵一直是主攻,这个战场上情况发现,我亲眼看到这个黄百(伯)韬兵团,他有些是陕西的这些人吧,打的还是比较顽强的。在这个烟雾中间,看到那个敌人炮火互相射击的时候,我到了现场,到了现场看到我们的战士非常的勇猛,非常勇猛,不顾一切,不怕牺牲。淮海战役这一段时间呢,我到前线去的时候,在开始发起战斗之前,我还专门从那个壕沟里,不是近迫作业吗,搞那个壕沟,在壕沟里头,我正好这个时候,我先去挖陶勇四纵队的首长指挥所。
解说:在华东野战军的战将之中,“叶、王、陶”三个人是陈毅、粟裕手下的三员虎将,其中陶指的就是四纵司令陶勇。在新四军时期,作为高级指挥员,陶勇就经常亲自挥战刀上阵,人称“拼命三郎”。
苏荣:就这个指挥所究竟挖在什么地方?陶勇的特点就是要越前越好,就是靠在敌人前面。那么我原来选了三个点,一个点在里面一点,一个点是中等一点,一个点是最前面,最后我还是选了最前面。这个地方离敌人我看也就是千把米吧,很近很近,敌人,从看上去,看到敌人不用望远镜看,也就是有大半个人这么高的这个长度,这就说明很近了。
解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担任主攻的华野四纵不负使命,一番鏖战,黄百(伯)韬兵团全军覆没。苏荣回忆说,就在中原野战军解决黄维兵团的同时,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也把杜聿明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苏荣:杜聿明集团是30万人,有三个兵团,其实在这个中间呢,孙元良兵团,到了我们最后总攻的时候,已经剩下不多了。实际上只有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人数多一点,但是他们消耗也不小。就在我们围而不攻的这段时间里面,包括那些天天下大雪,还冻死冻伤很多人,还冻伤很多人,大概我们总攻的时候减掉10万人,有10万人,我们最后总攻的时候剩下来大概有20万人左右。
解说:经过了20天的休整之后,华东野战军在1949年1月6号发布了总攻击令。苏荣说,用“兵败如山倒”这几个字,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国民党部队。 (责任编辑:曾丽飞)
- 相关阅读:
-
蒋介石在大陆最后一个春节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