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独家揭秘 >

林彪的飞机坠毁前发生过打斗

2011-09-15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关于40年前9.13林彪飞机的坠毁至今众说纷纭,汽油耗尽说、击落说、迫降说、黑夜迷失方向说都占有一席之地。但事件发生后当时中央的口径只是模糊地说"坠毁",对于细节不透露、不解释,这就给研究者们更大的研究和想象的空间。而国外的研究者始终穷追不舍,尤其拥有飞机残骸和所有飞机上遗物的蒙古学者更拥有发言权……

  关于40年前9.13林彪飞机的坠毁至今众说纷纭,汽油耗尽说、击落说、迫降说、黑夜迷失方向说都占有一席之地。但事件发生后当时中央的口径只是模糊地说"坠毁",对于细节不透露、不解释,这就给研究者们更大的研究和想象的空间。而国外的研究者始终穷追不舍,尤其拥有飞机残骸和所有飞机上遗物的蒙古学者更拥有发言权。

  .至于迫降也不可能。要迫降,大飞机必须照亮降落地点。而林彪专机迫降时没有打开飞机翅膀上的灯。还有一个重要论证是一般迫降应该是尾部先着地,但林彪专机却是飞机头部先着地。飞机第一次着地弹起第二次着地时,机上的人还活着。因为尸体主要是在机舱左边,看样子是企图通过舱门下飞机。还有潘景寅和林立果在被飞机甩出时可能还活着。因为他们的表情痛苦,似在火中挣扎过。这一切表明,机内曾就逃亡问题发生争斗。蒙古方面的分析是一方想去苏联,另一方想返回中国。但国内一些分析家认为是林彪想去香港,飞行员执意要执行任务。这一切分析都是假设,只有黑匣子归还中国才能部分揭秘,但前提是俄罗斯愿意给,而第一前提是中国积极去要。 (本文史料来源于蒙古朝伦·达西达瓦教授的《林彪元帅之死》以及《文史资料》)

  近来披露蒙古历史研究所所长朝伦·达西达瓦教授写了一本小册子《林彪元帅之死》,但没有公开出版,印数仅区区300册。这位教授应该保护自己的版权,一旦在中国出版,印数会达到目前的一万倍。

  一些热衷于9.13和林彪乃至文革研究的人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得到这本册子,但蒙语是小语种,翻译过来远不像英语那样容易。好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已经有人翻译,国内公开出版物《文史参考》在采访当年蒙古大使馆沈庆沂、孙一先后,终于发出了与以往有不少迥异的结论。 (责任编辑:曾丽飞)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