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5月孙中山(前排左四)在故乡翠亨与大哥孙眉(前排左五)等合影
沈飞德
孙中山1894年从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擎起反清革命旗帜起,就得到他大哥孙眉的慷慨捐助。之后,孙眉长期支持胞弟孙中山开展艰苦卓绝的反清革命事业,倾其所有,以致破产,最后也义无反顾投身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孙眉为反清革命功勋卓着,因而有人把他誉为孙中山创建民国的幕后英雄。当年孙眉倾家荡产资助胞弟孙中山革命,携手并肩创建民国的一幕幕历史往事感人至深,永远值得世人缅怀。
壹 兄弟双双投身反清革命行列
孙中山献身革命,生活俭朴,追随孙中山革命多年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对之非常了解,曾撰文说:"若为了帮助穷苦的朋友们,或为达到革命的目的,孙先生是相当敢用钱的,但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单而朴素,既不喝酒,不玩女人,更不花不必要的钱。有电车的地方,他一定坐电车;而就是要坐小包车,也是算得很精,从不随便乱花。而且,不管天气怎样,他经常带着大衣和洋伞走路。这样,万一下雨,他还是一样可以去任何地方。"
可在1909年,章太炎、陶成章掀起了一股倒孙潮,他们诬称孙中山将各地同志的捐款据为己有,"借革命以骗财",家中发了大财。接着,陶成章又纠合李燮和等人,以川、粤、湘、鄂、苏、浙、闽七省同志的名义,起草了一份颠倒黑白的《孙文罪状》,指责孙中山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存有巨款,孙眉在九龙建造的房屋全是用孙中山的汇款。章太炎、陶成章对孙中山的诽谤,蛊惑人心,欺骗革命同志,并在华侨中产生恶劣影响。孙中山对此十分气愤,同年l0月下旬,他在巴黎吴稚晖办的《新世纪》撰文揭露陶成章之流的诬蔑。他愤慨地写道:"以我为'攫利',而不知我于未革命以前,在社会上所处之经济界中固优胜之地位也。若不革命,则我之地位必不失,而世人所欲图之快乐我无不得之,革命'攫利'云胡哉?且当日图广州之革命以资财赞助者,固无几人也。所得助者,香港一二人出资数千,檀香山人出资数千,合共不过万余耳。而数年之经营,数省之联络,及于羊城失事时所发现之实迹,已非万余金所能办者,则人人皆知也。其余之财何自来乎?皆我兄及我所出也。又庚子惠州起兵及他方经营接济,所费不下十余万元,所得助者只香港李君出二万余元,及一日本义侠出五千元,其余则我一人之筹获而来也。自此吾一人之财力已尽,而缓急皆赖家兄之接济,而妻子俯蓄亦家兄任之。是从事革命十余年以来,所费资财多我兄弟二人任之,所得同国人及日本人之助者前后统共不过四五万元耳……"
当时,受到陶成章、章太炎倒孙风潮的影响,不明真相的华侨和南洋革命党人曾派人到香港调查,但调查人看到的则是孙中山九龙的家里,只有几间旧房子,此外一无所有;至于孙眉的家,是自己修的草房,并靠耕种度日。孙眉破产的直接原由全在于他为革命慷慨解囊。此时,调查人不禁惊问:"假使先生为革命发了财,把钱寄到家里去,为什么家里的房子,家里的人,还是这样蹩脚呢?"至此,事实真相已大白于天下了。在困境中的孙眉仍关心和支持孙中山革命,而且自己也不顾一切投身反清革命的行列之中,不遗余力地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多次重大活动。
1910年2月29日,杨太夫人病危,当年腰缠万贯的孙眉此时已无力为母亲治疗,不得已从香港致电告知正在檀香山为革命筹款的孙中山,希望胞弟马上汇款接济。孙中山想到大哥此时要求汇款,一定出于无奈,赶忙筹集1000元港币汇去。
1910年7月上旬,孙中山从美洲转道日本赴南洋,途经香港,本想登岸看望母亲,可香港当局禁止他登岸,不得已只好请人把已双目失明的母亲接到船上相见。十多天后的7月19日,杨太夫人在九龙病逝,享年83岁。
尽管孙中山不能到母亲灵前行孝,但大哥孙眉完全理解胞弟,没有丝毫责备。当年富甲一方的"茂宜王",此时他竟无钱为母购棺下葬。正当孙眉一筹莫展之际,南洋的革命党人募款汇来千元,并得好友、同盟会会员罗延年协助办理丧事,将杨太夫人安葬在新界西贡濠涌百花林。为了保守秘密,杨太夫人的墓碑只写"香邑孙门杨氏太君墓". (责任编辑:曾丽飞)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