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司长:
中共早期“新闻发言人”
(龚澎)“敢说敢言,扮演了持不同政见者的角色,她是在野派的发言人,
在野党的理想和改良主张正好暴露了执政党的弊端和邪恶”
党和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近年来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中共早在革命年代就已经有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雏形。
抗战期间,苏区迎来中外记者采访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任“发言人”答记者问;在国统区,中共利用办事处向外界发布权威信息,并在与国民党当局斗智斗勇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出了党的早期新闻发言人。
毛泽东亲任苏区“新闻发言人”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国民党当局在对苏区发动军事围剿、经济封锁的同时,也发动了新闻封锁,外界很难了解到苏区的真实情况。
中共中央随即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苏区的对外联络和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宣传武器反击国民党。1936年成立中央对外联络局,李克农任局长。
李克农在1936年4月与周恩来、张学良、王以哲在延安会谈后,曾与刘鼎密切配合,开辟了瓦窑堡-肤施(延安)-甘泉-洛川-西安的地下秘密交通线,沿线设立交通站,用以运输物资、接送人员,成为苏区与外界联系的秘密通道。
这条交通线为中共邀请外国记者进入苏区打通了一条安全通道。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对苏区的成功采访和报道为中共突破了国民党的舆论封锁。
1938年底,为适应形势变化,中共中央撤销长江局,在重庆设立南方局,一批长江局的工作人员随之调往重庆。1939年南方局设立对外宣传组,1940年改名为外事组,王炳南任组长。
1944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共的变化,王炳南利用这个机会,在各国驻华使节和新闻记者当中做了大量的外事宣传活动,为中共邀请外国记者采访延安创造条件。外事组的努力得到了许多中外记者的响应,最终在当年6月9日,由21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达延安。
6月12日,毛泽东接见记者团全体成员,在面对连珠炮式的提问时,毛泽东亲自担任“新闻发言人”,明确阐述了中共实行民主,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将抗战进行到底的主张。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爱泼斯坦在参加朱德举办的游园会时发言说:“这个地方很久以来是被关闭着的。这次我们来到这里,把一座被关闭了很久的门,打开了缝隙,使光线透进来。而这个缝隙虽然很小,但是再要强制地把这座门关闭得像从前那样紧密,恐怕已是不可能了。”
(责任编辑:曾丽飞)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6-20
- 叙利亚否认中俄伊叙将举行军演
- 06-14
- 菲越等四国海军拟联手对付中国南
- 06-01
- 潘基文任吴红波为联合国副秘书长
- 05-28
- 李宇春开唱大秀事业线
- 05-16
- 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停靠菲律宾
- 05-14
- 广东省军区政委称可守好黄岩岛
- 05-14
- 保健食品真能抗癌吗?
- 05-10
- 解放军空军新型战机进驻西藏
- 05-10
- 若菲佣敢开第一枪中国海军定严惩
- 05-09
- 常此摩擦中菲不动武将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