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普通的坟茔,没有墓碑,没有标识,只有四棵松树静静地环绕着。这个墓主人就是一个被毛主席接见5次,被周总理接见2次,并把一生献给棉花事业的全国劳模、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这是一座普通的坟茔,普通的就如墓主人生前那样的朴实。他头扎白毛巾,穿梭于涑水河畔,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棉花的全苗壮苗、早发稳产、减少脱落和稳产高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长眠于生于斯的土地上,长眠于曾进行无数次棉花试验的土地,魂兮安哉。
6月25日上午,带着对已故劳模吴吉昌的敬仰之情,记者一行自闻喜县城出发,驱车20公里,来到吴吉昌种植棉花和安息的地方——闻喜县涑阳村吴家陵墓地。按照当地的风俗,我们向这位可敬的老人深深地四鞠躬。吴吉昌的大儿子吴凌勤说,每年都有人来给父亲“上坟”,其中有不少是记者。
吴吉昌,一生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了完成周总理嘱托”——
1966年1月,周恩来总理把几十位植棉劳模请来中南海会议室座谈,临走时,他握住吴吉昌的手说“老吴同志,我把解决棉花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你把它担起来。”热血涌上吴吉昌的脸,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响亮地回答:“行。”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吴吉昌日夜守候在棉花地里,潜心研究棉苗生长,即使是吃饭也蹲在棉花地头,曾连续78天没有回过一趟家;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文革时期,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为“技术第一”的修正主义路线,经历过近百次批斗,左臂一连五次被拧脱臼,即使跪在地上打扫全村的街道,依然不忘把捡拾来的棉籽种在自家的后院搞研究;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他在受到迫害生命垂危时,依然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交给我的任务。”
“哭不活的娃娃,种不活的棉花”,这是一句流传在涑阳一带的一句民谣,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吴吉昌,硬是在号称“种不活棉花”的涑水河畔种出了棉花,先后成功钻研出 “冷床育苗”“一株双杆”“巧留油条”“手捏蹲苗”“芽苗移栽”等14项植棉技术。
改革开放后,吴吉昌研究棉花高产技术的劲头更大了。在解决棉花脱蕾落桃这个科学难题上,吴吉昌从栽培体系方面闯出了一条道路,他的棉花试验田蕾铃脱落率由40%下降到35%以下,亩产皮棉125.9公斤。年纪大了以后,吴吉昌还是一直坚持搞棉花种植试验,到各地传授植棉经验。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进行着棉花种植技术的研究。
为弘扬吴吉昌不屈不挠的研究精神,1978年,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等采写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该文被编入高中语文课本,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作品。虽然吴吉昌因此也成了名人了,但从来都是平易近人,从来不搞一点特殊,他有4个孩子,3个都在农村。对于文革时期迫害过他的人,也都主动修好。他的一生,正如穆青在吴吉昌的追悼会上赠的挽联所言:“谋求老百姓的幸福沐雨栉风披星戴月一生艰辛从不谋私逐利;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满腔心血付与棉树银花。”
时代的车轮在飞速转动,而今的涑阳村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新的调整,棉花不再是种植的主要方向了,农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被媒体无数次报道的吴吉昌家那3间土坯房的院子,如今已是水泥从院子地面抹到屋顶的宽敞大房。故迹已不再。惟一留下的是整整一面墙的照片和奖状、奖章,它展示了一位老人的辉煌人生,其中有参加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情景,有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情景,也有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合影,最多的是著名记者穆青……在每一张照片中,我们总是能够一眼找到吴吉昌,找到那个头顶羊肚儿手巾、笑容憨厚的老人。
现在,不管是棉瓜兼作还是棉粮兼作,每年吴凌勤都会用父亲传授的技术种上一亩棉花,他说,只要在棉花地里,他感觉父亲还在身边。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生波澜不惊,荣辱与共的吴吉昌,虽然已经去世20年,但他对科学不懈追求的态度、对土地的深厚情谊,以及用生命诠释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却永驻人心。这,就是吴吉昌“身后”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