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革命事迹 >

志愿军最后一位烈士:73年仍有正军级干部牺牲

2011-11-29  本文来源于沈阳日报    作者:邱宏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敲开大门,迎接我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她叫戴敏,今年76岁,是何渠若将军的遗孀、1943年参军的老革命。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何渠若将军又是"抗美援朝最后一位烈士",所以,戴敏老人家感慨万千,回忆起她和何渠若的件件往事---

  敲开大门,迎接我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她叫戴敏,今年76岁,是何渠若将军的遗孀、1943年参军的老革命。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何渠若将军又是"抗美援朝最后一位烈士",所以,戴敏老人家感慨万千,回忆起她和何渠若的件件往事---

  儒将青史

  1920年,何渠若将军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8月,何渠若从大埔中学毕业后,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两个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何渠若任115师教导四旅十团11连指导员,参加反"扫荡"、反"蚕食"战斗40余次,连队荣获了"钢铁英雄连"、"横扫边区十一连"称号。1947年7月,何渠若任旅政治处主任后,参加了着名的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战役。在西南剿匪时,何渠若率部歼灭了敌第六编练司令部、72军余部计2500余人,活捉了敌中将司令肖以觉,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8年,何渠若率部从抗美援朝战场撤回祖国。1971年,时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何渠若,又以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的特殊身份,再次来到朝鲜开城,同韩、美方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斗争,维护了朝鲜和平,两次荣获了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火线结婚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戴敏老人家和何将军都在16军,戴老在组织部,何将军在140团任政委,两人在工作中有过接触,彼此心仪已久,组织上也打算促成这桩姻缘。但戴老当时有"三不"誓言:战争年代不谈个人问题;不干出模样不嫁;不了解的人不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戴老坚决要求上前线。当时的兵团政治部主任王辉球说:女同志一个人出国上前线不方便,组织上不同意。戴老明白首长的意图:想去朝鲜战场,就必须结婚。

  戴老思忖再三,终于与何将军结为伉俪。当时,何将军31岁,戴老24岁。结婚第二天,他们就双双开赴朝鲜战场,新婚蜜月,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在朝鲜战场,两人只能在战斗间歇或开会时,才能见上一面,大多时间是以纸条沟通情感、互相问候。戴老说,他们结婚23年,实际在一起的时间不过两年。1958年,何渠若将军回国后,他的双胞胎儿子说什么也不承认这个父亲,晚上要睡觉时,一个劲儿撵何渠若将军走。何将军只好等孩子们睡着后,再悄悄地回来。

  彼此工作繁忙,一家人很难团聚。直到何将军躺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病床上弥留之际时,全家人才聚到一起,请军队的一位摄影师拍了照片,凝固了这生离死别的"全家福".

  首席代表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根据停战协议,中方要在朝鲜开城板门店常设首席代表,与朝方一道,同美、韩方展开谈判。由于"文革"冲击及其他原因,"首席谈判代表"一职曾空缺了3年。1971年,我国决定派员重返板门店谈判会场。经过慎重挑选,1971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何渠若,为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周恩来总理批示:首席谈判代表要常驻朝鲜且参加使馆党委。从此,何将军走上了外交谈判战场。 (责任编辑:曾丽飞)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