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革命事迹 >

抢架浏阳河浮桥

2012-09-29  本文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楼建伟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这座浮桥是楼建伟所在的四野工兵团2营(现广州军区某舟桥团)架设的第一座浮桥,那架桥时热火朝天的场景时常在楼建伟脑海中浮现。照片从1949年一直跟楼建伟南征北战,在战争年代里楼建伟用生命保存了它。

抢架浏阳河浮桥

  1948年9月,扭转全国军事形势的辽沈战役打响,我毅然报名参加了解放军。由于念过高小,我被编入刚刚成立的工兵团2营当文书,随部队南下入关参战。

  1949年8月,长沙宣告和平解放。由于白崇禧军队在撤退时将公路、铁路的桥梁都炸毁,给南下接管长沙的解放军部队带来很大的困难。此时,我所在的第四野战军工兵团2营营直一部分和7连、8连日夜兼程,奔赴长沙市东郊东屯渡抢架浏阳河浮桥。

  到达渡口后,除了留两个小分队负责警戒以防不测之外,我和其他300多名战友全部投入到架设浮桥的任务之中。我们先修好码头,熟悉水性的战士在水中作业,一部分战士则在岸上把一只方舟、两只尖舟连接成一只单舟,再推到水里去,然后把一节一节的单舟按照规定的距离用桥桁在河中固定,再把桥板平整而牢固地铺在桥桁上。

  8月的骄阳很是毒辣,战友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连续作业,以战斗的姿态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便使200多米长、5米多宽的浮桥顺利合龙,稳稳地架设在宽阔的河面上。我当时负责桥轴线校正,随后又协助器材股将系舟用的大木桩运到江边。为了减少桥板的摩擦,我和战友们又细心地在桥面上铺上一些稻草。

  浮桥架好后,根据营首长指示,我和参谋李英武同志到长沙城里蔡锷路国泰照相馆找来一位摄影师,请他拍下了这气势雄伟而壮观的一幕。

  起义部队和四野第12兵团主力安全顺利地通过浮桥,我们这些架桥的官兵更是欢欣鼓舞。后来,我和战友们转战两广、福建,随后又北上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见证长沙和平解放这一历史事件是我一生的荣耀。这座浮桥是我所在的四野工兵团2营(现广州军区某舟桥团)架设的第一座浮桥,那架桥时热火朝天的场景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照片从1949年一直跟我南征北战,在战争年代里我用生命保存了它。

  (楼建伟:浙江义乌人,1932年出生,1948年10月入伍,曾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随志愿军第一批入朝参战。曾任文书、排长、连长、院校教员,两次荣立战功。)

 

(责任编辑:李艺专)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