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隶属中央苏区
193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于1930年11月1日成立中共闽粤赣苏区特委。随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闽粤赣苏区特委把蕉岭、平远、寻乌三县苏区合并,设立蕉平寻县。蕉平寻县苏区辖区面积337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其中平远境内苏区面积占平远60%,人口约占平远总人口2/3。
蕉平寻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了全县党的建设和苏维埃政权建设、革命武装建设,领导苏区农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蕉平寻苏区不仅成为闽粤赣苏区西南的重要屏障,而且成为闽粤赣苏区与中央苏区在南部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三次反围剿始终受中央苏区指挥
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平远县(蕉平寻)革命武装组织(独立营、独立团及赤卫队)始终受中央苏区军事机关和武装部队的指挥。1930年11月,中央苏区赣南各县赤色武装统一合编为红军第三十五军,同年11月下旬,原东江红十一军将东江游击大队、寻乌游击队、平远游击队、兴宁赤卫队、龙川游击队合编为红军第十一军独立营(蕉平寻红军独立营)。
1931年1月下旬,红三十五军在寻乌县境与地方赤卫队协同作战,先后击退车头、牛石敌军,复又攻下丹溪、石正、仲石、中行一带反动营垒。2月间,反动民团头目谢嘉猷带领500多名团匪,纠集盘踞在叶子畲的潘满山土匪100多人,向寻乌车头猛扑。红三十五军独立营、赤卫队在龙川县赤色武装配合下,以伏击战术击退敌军进攻。3天后,潘匪又纠集兴、平、龙反动团匪,分4路围攻寻乌大田苏区。此时,因红军主力部队已开往三标,地方赤卫队、游击队寡不敌众,结果大田失陷。敌人烧杀抢掠之后,分4 路退缩。赤卫队选择力量较小的潘满山部猛烈追击,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1931年2月8日,蕉平寻县委作出决定,集中各地农民武装编成县赤卫总队,同年夏秋间,以蕉平寻红军独立营为主体,兼收地方赤卫队,扩编为蕉平寻红军独立团,下辖三个连和一个特务排。4月,蕉平寻红军独立团及地方赤卫队配合独立三师攻打寻乌县城,战斗尤为激烈,终获胜利。
中央苏区的南大门
1933年4月24日,粤赣军区总指挥部在会昌筠门岭成立,平远县成为粤赣军区所辖游击区域。8月16日,苏维埃政府中央人民委员会召开第四十八次会议,决定以于都、会昌、西江、门岭、寻乌、安远、信康七县,以及福建省武平县、广东省平远、兴宁、龙川、五华、南雄等县的部分地区,成立粤赣省。为在赣粤边境恢复中央苏区的南部屏障,中革军委派遣红军游击队深入寻乌、平远、兴宁开展游击战争。平远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不仅是中央苏区沟通粤省联系的重要通道,而且成为中央苏区的南大门,担负拱卫中央苏区南部边界安全的重任。
(责任编辑:赖玉群)
![]() | ![]()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7-05延安儿女联谊会在京举办国际形势报告会
- 07-01喜迎动车时代,龙岩旅游“动”起来
- 06-29中央媒体编辑记者赴瑞金接受革命传统教
- 03-22离自然近一点,让健康更久远
- 03-152012年3.15旅游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