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旅游 > 旅游新闻 >

井冈山:红色文化助推旅游升级(2)

2011-12-06  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作者:李方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巍巍五百里井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井冈山红色旅游迅速升温。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展的对待井冈山的历史和现实,如何将保护革命历史遗址、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

  这是江西干部学院组建的红军后代授课团,通过讲述父辈的故事与学员一起追忆革命先辈的事迹。卢书涛告诉记者,井冈山拥有100多处革命旧迹旧址,其中21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这样的红色培训是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在讲堂的墙壁上,张贴者来自全国各地学员留下来的“绘画作品”:鲜红的党旗,巍峨的五指峰,飞笔而书的“发扬井冈精神”、“坚持艰苦奋斗”等字眼,是学员听完革命先辈事迹后的深刻感受。一位学员告诉记者,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不讲空话、套话,真实又平凡的红军故事恰恰带给他们最大的感动和鼓舞。许多学员表示,他们回家后会将这段经历告诉家人和朋友,鼓励他们都来井冈山,听一堂这样的课。

  课堂外,彭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红军后代授课团中的大部分人不是从事政治理论教育的专业人才,但他们很愿意来到井冈山,特别是对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有些事情看起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彭程说。

  600名井冈农民演绎《井冈山》

  4000多平方米的巨幅红绸化作血海和红云,一颗明亮的巨型党徽冉冉升起,红军队伍在远方的深山密林里穿行,乡亲们撑着竹筏为红军送红米饭和南瓜汤……这就是由600名红军后代及当地群众演员参演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脱下演出服,他们是井冈山里普普通通的农民;穿上红军装,他们是参演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的演员。在演出中担任连长,来自茨坪村的严瑞华感慨地说,他的外公和爷爷都参加了红军,现在自己可以演当年祖辈经历过的革命事迹,感到非常荣幸。

  井冈山旅游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井冈山》自2008年正式公演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00名演员完全采用当地红军后代及农民,也是井冈山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

 

(责任编辑:赖玉群)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