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旅游 > 红色游记 >

于都河这片红土地在崛起!

2012-11-12  本文来源于红土情    作者:红土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静静的于都河,一如千百年来一样,河水漫漾流淌,两岸树木在微风中尽情摇曳。一切都那么安然,仿佛什么事都从未发生一样。然而,每次站在于都河畔,我都感到有一种深沉和厚重的力量在升腾。这种感觉,一如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后来回忆的那样:“……缓缓的微波,显得肃穆庄重,像一个沉思的巨人。”

  静静的于都河,一如千百年来一样,河水漫漾流淌,两岸树木在微风中尽情摇曳。一切都那么安然,仿佛什么事都从未发生一样。然而,每次站在于都河畔,我都感到有一种深沉和厚重的力量在升腾。这种感觉,一如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后来回忆的那样:“……缓缓的微波,显得肃穆庄重,像一个沉思的巨人。”

  也就是这条赣南土地上缓缓流淌、极为普通的河流,她深深地烙印着共和国在曲折中探索前行的悲怆与豪迈,她忠实地记录着这片红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艰辛与喜悦!她永不停歇地书写着“于都日记”,与于都科学发展的进程。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于都河畔人山人海,战马嘶鸣,红旗飘扬。濒临绝境的中央苏区、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红色军团共8.6万余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中埠、渔翁埠等渡口渡过宽600多米、水流湍急的于都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于都河边,于都的父老乡亲从四面八方涌上临时搭建的浮桥桥头,向红军将士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一双双草鞋……当时的于都,10万多人支前参战,6万儿女加入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6万多人。“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秋雨(介支个)缠绵绵……”歌声缠绵悱恻、撼人心魄,回肠荡气。

  望着静静的于都河,我耳边再次萦绕叶剑英元帅旧地重游,感怀于都河畔战友惜别之情的一首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我仿佛进入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眼前浮现出一幅旌旗猎猎、战鼓声声、人喊马嘶、尘土飞扬的壮观画面,也看到了炮声隆隆、战马嘶鸣惊落的苏区母亲和妻子的眼泪。

  如今的于都,被列为全国 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在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渡过于都河的县城东门渡口,建起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红色旅游景区。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中间高高耸立的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碑高19.34米,方形底座边长10.18米,寓意着中央领导和红军机关渡河日期;双帆造型的碑身寓意着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纪念碑下,用血与火铸就的铁锤镰刀镶嵌在火红的旗帜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部队官兵、公安民警,高举右手,攥紧拳头,铮铮誓言心头涌动,滚烫血液在身体向上升腾。

  静静的于都河,像一把正被吹响的铜号,将生活吹奏得越来越嘹亮。如今,在当年红军将士鲜血浸染过的这片土地,已是碧水青山,满目妖娆。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笔直的街道映入眼帘,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展示着现代气息。十里沿江大道,十里绿草鲜花,十万亩脐橙产业带,十万亩公害蔬菜基地,一万头奶牛养殖小区……铁路与高速公路交汇贯穿,古村与绿水青山珠联璧合。悠悠的于都河赋予着一道道浓郁的人文气息。依河而居,依河而建,依河而发展,一个以于都河为灵魂的经济圈正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红土地上崛起……

(责任编辑:陈丽惠)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