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旅游 > 红色游记 >

探秘龙栖山

2013-08-22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李宣华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我的老家就在这座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龙栖山脉一隅,走出木屋厅堂,就可以远眺若隐若现的绵延群山。在《新西游记》电视剧里看到熟悉的景观,乡亲们感到十分亲切。

龙栖山龙潭瀑

  一座又一座山峦鬼斧神工,一个又一个峡谷危岩壁立。山风呼啸,万木呼应,惊涛骇浪。

  “这里充满‘仙气’和‘妖气’,是拍‘神妖鬼志’的好地方。”著名导演张纪中到将乐县龙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新西游记》选择外景拍摄地时,流连忘返,相见恨晚,连连为山里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景观赞叹。在他的火眼金睛下,孙大圣和红孩儿斗智斗勇的剧情,在此精彩定格。

  我的老家就在这座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龙栖山脉一隅,走出木屋厅堂,就可以远眺若隐若现的绵延群山。在《新西游记》里看到熟悉的景观,乡亲们感到十分亲切。可山里娃们却为此感到惊秫。因为,他们每每不安分时,长辈放出的杀手锏言语就是,“再不听话,拿你们去龙栖山喂龙喂虎喂妖怪”。屡试屡灵,立竿见影。孩提时,父母也常常用这样的话唬我。

  到龙栖山走亲戚,我总是胆怯地跟在父母后头,寸步不离。尽管如此,每次去都会有新发现,对着沿途的“树中树”、“树中竹”、“树中藤”景观,喋喋不休,问个不停:“这棵树上怎么会长出棕榈树?”“那棵笔直的树上怎么会长出一丛竹子,还有笋?”“妈妈,山里的妖怪出来怎么办,神仙会来救我们吧……”带着一个个疑问,我逐渐长大。随着进山次数的增多,龙栖山神秘莫测的面纱一层层揭开,愈加地让我感到好奇,愈加地让我感到可爱起来。

  龙栖山因古传说“有龙潜于此”而得名。清澈的溪流,繁茂的植被,98%的森林覆盖率,让珍禽异兽齐聚这块总面积达15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导游津津乐道:“到龙栖山,你可以用心享受大自然馈赠给你的‘满汉全席’,随处都可能给你带来悬念,带来惊喜。”

  这话,玩味,在理,值得探秘。

  因为,这里是原始植物的王国。南方红豆杉、苏铁、齿叶黑桫椤、金钱松、香榧、青钱柳等珍稀物种成了这里的“家常便饭”。古树群中,一棵红豆杉,枝繁叶茂,腰身硕大,六人难以合抱,让人心生敬畏。几年前,中科院专家在山里发现一棵檵木,树龄已过千年,全世界最大,真可谓是古树群里的“名门望族”。

  因为,这里是珍稀陆生动物的乐园。华南虎、金钱豹、云豹、黑熊、巨蟒悄然出没;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斑头大翠鸟同台竞技。今年清明,我在龙栖山竹海就耳濡目染了一支晃晃荡荡的队伍——上百只猕猴旁若无人,胆大妄为,在林间打情骂俏,拗笋嬉戏。

  漂流兰花溪,伴着棘胸蛙的歌喉,与成群结队的小鲵逗趣,浪花迎面,飞珠溅玉。细细感受当地才子佳人创作的回文诗,陶陶然:“龙栖山涧水微寒,涧水微寒润蕙兰。寒润蕙兰香满径,兰香满径龙栖山。”

  竹海林涛,流泉飞瀑;古木参天,谷幽岩奇;花鸟虫鱼,珍奇异兽,这一切只是龙栖山的外衣。龙栖山的魅力,远不拘囿于此。这里的民俗风情、人文底蕴,古朴厚重,芬芳绚烂。据明弘志《将乐县志》记载,“昔宋傅尚书世居于此”。行走山间,一不小心就会触摸到律动的岁月脉搏:书香萦绕的清代余家坪书院,静若处子,荡涤人事风尘;多情兰花溪上的明代古厝桥,柔情不减,在人来人往中演绎浪漫风情;再现蔡伦造纸技艺的西山造纸作坊,其工艺始于唐朝、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年历史;仙人塘寺庙,始建于唐宋,几经兴毁,依然香火鼎盛……

  龙潭瀑、山书苑、圣水岩、林中小屋、云海奇观等,近百处景观浑然天成,引人入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晨曦千山初醒的妩媚,黄昏霞光倾泻万山的壮美;春雨潇潇的轻纱帷幔,冬雪皑皑的山舞银蛇,风格迥异,姿态万方。

  豪迈也好,俊秀也罢,奇险的奇险着,突兀的突兀着,山还是那座山,40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让你自由选择,尽情去攀去跨去看去品;水还是那道水,急流浅滩,静水深潭,移步换景,让你忘情忘返忘乎所以。 

(责任编辑:林萍茹)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