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人物访谈 >

周克柳:怀揣生死牌勇走长征路(2)

2011-06-20  本文来源于齐鲁晚报    作者:董钊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周克柳的脑海中,每当浮现千里之外家乡江西那潺潺的于都河水,他的眼神总能闪烁熠熠的光。这里是他魂牵梦萦的故乡,更是他红色人生的开始。

  怀揣生死牌 勇走长征路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在征集红色影像,纪念建党90周年。在我们这里有一位可敬的老人,他用一生经历的磨难和烽火证明了那一代人的努力。”14日,济南军区第一干休所政委王者伦致电本报时这样说。

  王者伦所说的人,就是百岁的老红军周克柳。6月15日,周克柳家中的客厅里,一个大大的蛋糕摆在桌子上,全家人依然沉浸在周克柳百岁寿辰的喜悦中。几位子女、儿媳妇和女婿,争相回忆老人讲述给他们的那些红色故事。

  周克柳的大女儿周海玲说,由于年事已高,老人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医院里度过。虽然他已经百岁,可每当回忆起那些峥嵘岁月,思路却格外清晰。

  1929年,周克柳这位出生在江西于都河畔的年轻小伙,投身革命,参加工农红军。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陵新田打胜仗。”陆定一这首诗中提到的于都河,就是周克柳的家乡。以于都河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此前周克柳时常说:“每次回到阔别70多年的故乡,看到那蜿蜒流淌的于都河,听到‘哗哗’的水流声,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根据中央命令,红军开始强渡于都河,西进北上。当时,周克柳所在营的主要任务是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渡河西进,以压制和阻击敌人的尾追力量,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从此,周克柳和战友一起踏上了长征的路途。“当时渡过了20条河,翻越了许多座雪山,老人九死一生。”济南军区第一干休所政委王者伦说。

  周克柳跟随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长征,九死一生。1935年7月,中央红军正艰难地行进在长征途中。在过草地时,部队严重缺粮。一次,二排战士采到一大堆野蘑菇回来,煮了一锅。那天傍晚,周克柳被战友们拉着坐下一起“尝尝鲜”。

  吃完后,不知过了多久,全排20多个人都失去了知觉,周克柳也不例外。等炊事班的同志赶来时,以为他们真的死了,就将他们抬到路边,盖上几把野草,算是把他们埋了,还分别在他们头边的位置插上块生死牌。周克柳身边的牌子上写着:周克柳,江西于都人,六连战士。

  之后,有后续部队开过来,其中一位老战士看见了周克柳的名字,就把草扒开想看看是不是他。这时,周克柳慢慢有了微弱的意识,他努力睁了睁眼睛。原来,周克柳和二排的战友是吃野蘑菇中毒引起昏厥,但并没有死。在被老战友拉起来之后,周克柳将那块小小的生死牌揣在怀里,跟随部队又踏上了征途。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