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人物访谈 >

老红军张元和:心系宁夏八次返乡

2011-07-27  本文来源于人民网    作者:蒲利宏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戎马一生的老红军张元和16岁从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红军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参加过志愿军赴朝作战。被朝鲜人民政府授予独立自由勋章。

老红军张元和

  “离开家乡数十年,一直惦念着海原的黄米饭和苦苦菜,久久难忘。”7月20日,老红军张元和在家乡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告诉记者,这是他第八次返乡探亲。戎马一生的老红军张元和16岁从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红军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参加过志愿军赴朝作战。被朝鲜人民政府授予独立自由勋章,随后获国家授予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八一奖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4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最后在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警备区司令员任上离休。战争年代,他顾大家,舍小家,没时间回家探亲。解放后他割舍不下浓浓的思乡情,先后8次来宁探亲。“还想再来,只是身体不允许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张元和歉疚地说。

  南征北战6次负伤

  一生征战,张元和6次负伤,致三级伤残。回顾戎马一生的岁月,张老感慨万千:1936年,当时16岁的张元和听说离家十里外的地方驻扎着红军的部队,就找来本村的4位伙伴商量参加红军的事情,商定后,他们在第二天黎明前悄悄趟河来到红军驻地。从此,张元和跟随红军,踏上了南征北战不畏牺牲的革命道路。

  1936年10月2日,张元和所在的二一七团和骑兵团同时到达会宁城,歼灭守城保安队60余人。不久,国民党队伍前来围攻会宁城,张元和所在的四连在会宁西城墙上坚守。战斗中,一颗子弹打掉了张元和的军帽,鲜血从脸上流下来,这是张元和有生以来第一次负伤。与反扑的国民党军激战了两天两夜后,张元和所属的部队完成了坚守会宁城的任务,迎来了红四方面军。随后张元和所在部队随红一方面军进抵同心豫旺堡以东,与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集结参加山城堡战役,全歼胡宗南主力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全部及二四二旅两个团,缴获大批物资。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抗日。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部队整编后,冒雨从陕西三原县出发,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连续行军20多天到达平型关,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张元和所在的营担负阻击任务,战斗中他腰上的皮带扣被子弹打坏,挎包也被打穿了两个洞,好在没有伤着骨头。

  1938年3月,部队进入晋东南,组织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役。张元和所在的六八七团先进行了粉碎长治张店这一路的战斗。当时张元和已当了班长,战斗中,机枪手牺牲,他端起机关枪向鬼子群里猛扫。鬼子冲到离他们只有三十多米远时,他们又扔手榴弹炸。就这样,六八七团一、二营两天中打退了敌人的6次冲锋,日军死伤300多,连尸体都不敢收拾就逃窜了。随后张元和部又参与了丁店、高平战役。1940年2月,张元和等被调到在冀中抗日前线的“挺进纵队”(后来改为二纵队),经山东、江苏进入皖北,扩大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

  1941年4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将八路军第二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开赴苏北地区。在涟水地区的一个夜晚,张元和所在的部队奉命去拔敌人据点,半路上遭遇扫荡的日军,战斗中,一颗子弹打穿张元和的上唇额,打掉了3颗门牙,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2年4月的一天,张元和率部去拔灌南县一个伪军据点,据点中有50多个伪军。部队迅速将炮楼围住并向伪军喊话,劝其不要为鬼子卖命,但伪军依然开枪射击,张元和的左臂肋关节被子弹击穿。为此他住进了淮海军分区野战医院,因医疗条件差,先后动了3次手术还不见好转。最后,医生采用刮骨和用纱布在伤口里来回拉动清理的方法清除碎骨和烂肉,但张元和的左臂从此再也无法伸直。

  1948年2月起张元和先后任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五旅一○四团副团长、一○七团副团长、一○四团代团长等职。配合大部队成功地打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即将结束时,张元和的团奉命消灭了安徽滁州刘楼的国民党守军。1949年2月,张元和率团参加渡江战役。夜间部队渡河强攻,冲破敌封锁线,攻占高桥镇。随即封锁扬子江,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5月27日上海解放,张元和团驻防上海浦东川沙鲁楼镇,同时加紧进行解放台湾的海上作战和渡海游泳训练。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