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应该怎样重视人民食品安全的问题呢?
罗云波:这些年来,政府、社会的各个层面对食品安全花了很大力气,国家的食品基本消费安全有了保障的。现在暴露出食品安全的问题,从统计学来讲,还是一些小概念的事件。从另外一个统计的角度来讲,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提高,从过去50多岁提高到70多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食物的进步与改善,青少年儿童的发育相较于过去而言,大大提高了发育水平,这些都反映出食物在不断进步。所以说,我们不要过于紧张,要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要有一点食品安全的知识,对零零总总的说法有一些判断,这样可以开开心心生活,放心吃东西。
记者:当代媒介对转基因知识的传播,造成了广大民众在选择转基因食品上保持谨慎甚至恐慌的心理,您怎么看待这种状况?
罗云波:转基因技术是新的生物技术,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因此对它有疑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转基因之所以在中国陷入今天的境地,最大的问题是科学普及工作、转基因相关知识普及的不够,没有把它当成很重要的工作,让公众对转基因非常陌生,加之利益集团,使老百姓非常担心,尤其是在当今食品安全在中国被发酵很高的时候,转基因更让老百姓产生了疑虑和担心。现在老百姓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在事物有很多选择时不选择转基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转基因技术在未来不仅是为了解决食物的供应问题,还会解决很多营养、健康问题,甚至医疗问题,我对转基因的技术充满了信心。
记者:针对这种情况,您认为严谨的食品科学知识的传播有什么样的必要性呢?
罗云波:严谨的食品科学传播对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目前国家国民的科学素养比较低,对判断科学真伪的能力很差,需要有严肃的科学家能够以严肃的态度来传播严肃的科学知识,让老百姓知道正确的知识,而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必要的恐慌,使整体民族的素质提高也只有这样,技术的发展才会得到更多公众支持,才会有一个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在技术大潮中使中国技术进步得到保证,发展继续向前迈进,使得国家不至于陷入战略上的被动地位。
记者:您认为该如何推动食品科学知识在大众间的传播,以及如何消除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老百姓应该如何正确选择认识自己餐桌上的食品?
罗云波:传播正确的知识需要大批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他们不仅要在象牙塔上创造知识,研究出新的科研成果,同时要重视科学普及,能把科学知识传播在老百姓当中,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从政府来讲,政府应该有组织地支持科学普及工作,鼓励科学普及的科学工作者,积极了解、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不要简单听信谣传,同时要利用好新媒体的自媒体工作,比如科学家开始在微博上传播正确的声音,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受到围攻等等,但要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够无私无畏,把更多的知识传播给公众。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食品非常丰富的现在应该怎样做好平常生活当中食物结构的平衡与多样化,来满足身体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在选择食物上面,第一要去正规的卖场,他们对自己所出售的食物有责任,可以帮你把关,比如说他的供应商是谁,对供应商有长期信誉的了解,因此大卖场可以给消费者把关。第二,能够看得懂简单的食物标签,能够知道我们所购的食物的营养成分看看是不是能够满足需求,另外要合理膳食搭配,不能偏食。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就能保证了。
(责任编辑:陈丽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