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红色国际 >

古巴改革:清理斯大林遗产?

2012-02-16  本文来源于青年参考    作者:孙兴杰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古巴共产党1月28日举行了建党后第一次全国会议,讨论“思维模式”,并进一步强调2011年古巴“六大”提出的改革措施,并表达了反腐的决心。这是古巴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步骤,而由新任领导人劳尔主持的改革,对过去的“古巴模式”,进行了反思和修改。

古巴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措施有别,但是一个逻辑是相通的:去管制化。

  古巴共产党1月28日举行了建党后第一次全国会议,讨论“思维模式”,并进一步强调2011年古巴“六大”提出的改革措施,并表达了反腐的决心。这是古巴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步骤,而由新任领导人劳尔主持的改革,对过去的“古巴模式”,进行了反思和修改。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古巴模式并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在无数偶然中形成的,最终被锁定成一条道路。所谓古巴模式,是冷战美苏对峙的遗产,并非古巴的宿命。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后,卡斯特罗应邀访美,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拒绝接近这位新锐的革命领袖。次年,苏联副总理米高扬访问古巴,在美苏对峙的背景下,古巴似乎没有第三条道路,卡斯特罗成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份子。

  此后,古巴几乎全盘接受了斯大林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帝国土崩瓦解之后,僵化的政治经济模式却在古巴保留下来了。

  苏联解体,本身就是既有的政治经济模式失败的结果,失去苏联援助的古巴,不得不激活国内政治经济活力,自谋出路。

  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并非一夕之功。古巴革命半个多世纪,在台上掌权的却基本还是第一代革命领导人。古巴六大之后,政治局15名成员中有12名是老年人,此外,军人在古巴政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央委员中有27位军方人士。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