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舒乙:谈台儿庄古城

2011-11-19  本文来源于第一旅游网    作者:佚名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来这里看了以后,我感觉终于找到了。“台儿庄”绝不仅仅是台儿庄,而是中国的“路”,很了不得!你们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就像是“破冰之船”,为古城开发和保护开辟了新的航道,抑或是回归的鸿雁,有了第一声啼叫,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有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全国各地都在摸索古城保护、古镇保护、古村保护的经验,但迄今为止没有找到一条非常成功的路。来这里看了以后,我感觉终于找到了。“台儿庄”绝不仅仅是台儿庄,而是中国的“路”,很了不得!你们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就像是“破冰之船”,为古城开发和保护开辟了新的航道,抑或是回归的鸿雁,有了第一声啼叫,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

  我在世界范围内看过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感到做得最好的是北京。今天我意外地发现,台儿庄古城做得比北京还纯粹,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范围,可以在世界上立得住。最近30多年,中国的许多古镇蓬勃发展起来,每天吸引几万、甚至十几万游客来参观。但一些古镇的发展理念及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绝不是学习的榜样,相反可能是错误的榜样。很简单,这些古镇里每个商店基本上都一样,卖得都是低档的、现代的、同样的商品,让游客的游览兴趣大大降低。而台儿庄古城这个地方,是真正成功的榜样。这里每个商店都不同,商品也没有重样的,而且都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可以带着极大的兴趣走完每一个商店。店里的商品,虽然设计变了,但工艺没变,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很符合现代人的喜好,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既要保护原有传统,又要满足现代需求,怎么做?这么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要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怎么走?这么走!就像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有手艺,但没有市场,生活都没有出路。而在这里,他一天可以赚1000元,一个月可以赚两三万元,很不得了。古城重建创造了商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找到了生活出路,救活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启发性。
(责任编辑:赖玉群)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