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设国家级大别山试验区促中部崛起

2012-03-12  本文来源于长江商报    作者:吴睿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今年中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市市长刘雪荣强烈呼吁要设立国家级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加强对大别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市长刘雪荣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市市长刘雪荣

  去年2月,湖北省设立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驻湖北、河南、安徽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将大别山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日前,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市市长刘雪荣。

  长江商报:湖北省设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刚好一周年,进展如何?

  刘雪荣:湖北省大别山试验区的8个县市有6个在黄冈,涉及2696个村,人口422.5万。一年来,我们完成了《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和5个专题规划。总体规划项目库共录入1877个项目,总投资9845亿元,目前已动工建设项目388个,完成投资156.2亿元。市区工业园开工建设的项目有55个,总投资额368.52亿元。

  特别是总长458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连接大别山旅游经济带三大片区,一线串起大别山沿线的红色革命遗址、绿色生态、禅宗文化三大旅游区的38个景点,惠及沿线23个乡镇230万群众。

  长江商报:你如何看待呼吁将大别山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刘雪荣:去年我就呼吁设立国家级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今年我还是呼吁设立。

  设立国家级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加强大别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建设,对实现中央中部崛起战略决策有重要意义。

  如果设立国家级试验区,采取类似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政策,不仅能尽快缩小革命老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能发挥生态经济功能,防止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
(责任编辑:梧沐)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