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苏区新闻 >

加快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

2012-04-04  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    作者:福建日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制约,这些苏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加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努力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苏区干部群众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现实课题。

    中央苏区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促进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中央苏区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 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地区,又称中央革命根据地。目前,全国认定的中央苏区县有43个,主要集中在闽、粤、赣三省边区。这些中央苏区县革命时间早、坚持久、范 围广,对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制约,这些苏区县经济发展水平 仍然较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加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努力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 活,是苏区干部群众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现实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明 显改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福建22个中央苏区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254.69亿元,是1978年的39.8倍,年均 增长11.8%;财政总收入达173.1亿元,是1978年的80.97倍,年均增长14.2%。二是产业发展持续提升。各苏区县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产业 发展道路,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11年,福建22个中央苏区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4.61亿元,是1978年的 11.4倍,年均增长7.65%;规模工业总产值2874.78亿元,是1978年的170.8倍,年均增长16.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78年的 45.8∶32.2∶22逐步调整为2010年的19.7∶46.4∶33.9。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苏区县城乡通行、通电、通电话和通广播电视等基础 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发展。至2010年,福建22个中央苏区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1万公里,是1978年的2.4倍,公路 等级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在全面实现通乡公路硬化的基础上,建制村硬化路面通村率达99.7%,93.1%建制村通了 客班车。四是民生事业不断进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苏区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改善。2010年,福建22个中央苏区县卫生机构 拥有床位总数2.2万张,千人均床位3.4张,苏区县群众看病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各县通过了“双高普九”省级验收,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 实。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约为1.77万元,是1978年的52.3倍,年均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平 均约为8216.8元,是1978年的82.9倍,年均增长14.3%。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4.4 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为555.9万人。

  总体看,中央苏区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 化,并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从横向比较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交通、区位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中央苏区县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建设和发展仍然面临着 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央苏区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措施:

  要弘扬苏区精神,为苏区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在中央革 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无数革命先辈同苏区人民一道,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苏区精神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今天,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使广大党员和干部从 中获得精神鼓舞,对促进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弘扬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博大精深,习近平副主席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大力弘扬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 神。”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对新时期苏区精神作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赋予了时代内涵。我们要运用 各种媒体和现代手段,拓宽渠道,加大宣传,使苏区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充分利用苏区红色遗址多的优势,加大革命遗址、遗迹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力度, 强化宣传主阵地建设。要通过举办“中央苏区论坛”、拍摄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宣传苏区的发展成就、精神风貌。要把学 习和弘扬苏区精神、福建精神与加快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改善苏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与提升苏区群众的幸福指数紧密结合起来,不 断激发苏区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图强的斗志。
(责任编辑:东方)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