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收藏 >

红色收藏:最早“毛选”炒到20万

2011-12-06  本文来源于扬子晚报    作者:扬子晚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最早的“毛选”版本;从未公开的宁粤上海和会历次会议铅笔记录;蒋夫人游美纪念册,以及一桩向英国借款引发的外交公案,这些封存南京图书馆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献,昨日终于在南图第二届读书节开幕之日,向公众免费展出。

  最早的“毛选”版本;从未公开的宁粤上海和会历次会议铅笔记录;蒋夫人游美纪念册,以及一桩向英国借款引发的外交公案,这些封存南京图书馆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献,昨日终于在南图第二届读书节开幕之日,向公众免费展出。60多件珍贵手稿本、题签本、伪装本,可谓琳琅满目。而三十年代“海上文坛三剑客”之一戴望舒发表于《璎珞》旬刊的处女诗篇《凝泪出门》孤本,也首次“走出”库门与观众零距离。读者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投票参与“馆藏民国文献十大珍品”的评选。

  最早“毛选”炒到20多万

  昨天上午,“第二届南图阅读节”在读者期待中拉开帷幕,位于南图负一楼大厅的主题展览“馆藏民国文献珍本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本次展览共展示馆藏民国文献约360种,涵盖图书、期刊和报纸等主要类型。同时,精心挑选60种重点文献实物也在橱柜中展示。这些文献中,线装本、油印本、手稿本、题签本、伪装本等珍稀品种比比皆是,平时难得一见的一些镇馆之宝也首次“走出”库门与观众零距离。

  记者在展柜中看到一本厚厚的《毛泽东选集》,说明牌上写着是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编印,而且是布面精装本,“当时邓拓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他将毛泽东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4年公开发表的著作25篇及以往发表过的4篇,共29篇文章,46万字,选编成书。是最早,也是第一个系统的‘毛选’版本,被收藏界认定为一级革命文物。”南图民国文献研究学者陈希亮对记者介绍,像这样的“毛选”存世非常少,在网上已经被炒到20多万元。

  一桩借债案“暗藏”故事

  此次展示的“厚书”不少,记者还看到一套4册“毛装”本中华民国外交部案卷《皖省欠还怡大洋行债款案》。从卷宗名称感觉里面的故事一定很吸引人,对此陈希亮点点头,“的确如此,这次是首次拿出来展示。该案缘自1910年,牵涉极广,历史甚久,直到1922年仍余波未了。”陈先生说,这批案卷记录的是一桩由安徽发行内债继而演变为外债的公案,当时借的是英国怡大洋行的款。卷宗里收录的是信函、照会文书、来电文稿以及合同等,并且以日志形式详细记录案件始末,极其珍贵。

  除了“厚书”外,“薄书”也很多,一本大大的,薄薄的《中华民国宪法》,看似不起眼,但珍贵的是里面有当年“国大”代表于右任、蔡元培等名人的集体签名,而且品相完好。旁边另一件薄薄的册子则是1931年宁粤上海和会历次会议原始档案,大部分为铅笔手稿批文,保存不易。另外还有已列入国家档案遗产名录的韩国钧《朋僚手札》,1943年编制的《蒋夫人游美纪念册》等等。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