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收藏 >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银币浅析(2)

2011-12-28  本文来源于大洋网    作者:大洋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为向世人展示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激发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特发行辛亥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金银币各一枚。

  通过2011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银币与1981年、1991年发行的同题材纪念币图案的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设计雕工和铸币工艺的进步。不再单纯作为群像和背景,对武昌起义浮雕人物进行运用与改造,而是将纪念碑上起义场景在币面上作整体的移植,使硝烟和火光中的人物群像从攻打清朝湖广总督府的小环境,融入到辛亥革命“神州大地浪潮掀,首义枪声撼浩天” 恢宏壮阔的历史大环境中,生动地阐释了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缩影,无法动摇的历史地位。

  币面上浮雕是静止的,但浮雕里的人物所展示的动态:或奋力指挥或挥刃冲杀,或怒吼呐喊或凝神前行,又都栩栩如生,仿佛场景能够继续发展,画面上的革命军会立刻冲入总督府大门,迎来起义的胜利。无论是人物景物呈现的层次性还是画面整体流露出的似乎经过时间摩挲的质感,都使银币图案完美地再现了纪念碑石刻浮雕的视觉效果——武昌起义浮雕不只是描述历史事件的载体,更是以国家强盛为己任的中国人民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凝聚,代表了一步步走向盛世的新中国铭记历史,不懈奋斗的决心;条状的浮雕画面在圆形的硬币中间展开,让币面的构图带有了一丝与众不同的现代感,不妨把硬币本身的圆形看作是历史的车轮,向着画面中武昌起义革命军的行军方向,将辛亥革命百年来的革命遗产继承,继续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大车,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