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收藏 >

苏维埃红色股票浅说

2019-03-09  本文来源于洪荣昌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苏区是中华苏维埃政府管辖区域的简称,时间是 1927 年南昌起义开始至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之间的 10 年。 苏区时期也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者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苏区是中华苏维埃政府管辖区域的简称,时间是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间的10年。

 

苏区时期也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者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及其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曾经力图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合作,铲除各路军阀,建立共和民主政府。但事与愿违,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背信弃义,公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血腥屠杀,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在如此严峻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各种武装起义,用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后,建立了自己的工农武装部队,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由此,开始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10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运动。人民当家作主之后,革命热情非常高涨,他们努力生产,搞好苏区的经济建设,千方百计增加物质财富,满足苏区生产生活需要,支援红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不断向前发展。

 

    苏区股份制经济的兴起

 

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关心苏维埃政权建设,强调自力更生,发动群众搞好苏区经济建设。建立信用合作社就是毛泽东同志发展苏区经济思想的一个体现。

 

苏区信用合作社最早是在福建西部的永定县建立的。1929523日,毛泽东第一次到永定,住在坎市“正夫楼”。召见了邓子恢、张鼎丞、阮山、赖祖烈等当地革命骨干。主持召开中共永定县委会议,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

 

821日,毛泽东与夫人贺子珍,在红四军粟裕支队的护卫下秘密来到牛牯扑,在华兴楼和青山下竹寮居住达28天之久。经常接见红军和闽西的党政领导同志,如张鼎丞、阮山、卢肇西、陈正、卢其中、曾木村、谢宪球、陈兆祥、林海汀等。他们一起商谈贯彻闽西党的“一大”的各项决议,研究建立革命根据地等问题。毛泽东同志还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并亲自指导张鼎丞、阮山、卢肇西等总结永定暴动的经验教训。在养病期间,毛泽东还经常深入群众,到彭坑、白腊坑、雨顶坪、河凹头等地找贫苦农民作调查。那时候毛泽东使用的名字叫杨子任,人称杨先生。此后,毛泽东还展转永定的湖雷、溪南虎岗等地。

 

19299月,中共闽西特委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自力更生发展苏区经济的指示,发出了第7号通告,要求各区着手发动群众,招集私人股金创办信用合作社,以使农民卖米买货不为商人所剥削,而农村贮藏资本得以收集,使金融流通。此后,闽西各区、乡开始筹办信用合作社。

 

 

1   为永定县太平区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

 

1026日,永定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湖雷庆兴寺召开,宣布正式成立永定县苏维埃政府。会议通过了《县苏维埃目前最低的施政纲要》,其中第四项就是“统一度量衡及币制”。作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的湖雷,既是老革命根据地,又是商品贸易较为活跃的经济中心,在中共闽西特委倡导创办信用合作社的背景下,湖雷(第三区)信用合作社随即应运而生,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红色信用合作社。此后,在太平区、上杭县北四区以及长汀县、兆征县等闽西苏区其他县区也相继创办了信用合作社。至19319月,永定全县苏区10个区先后创办了9个信用合作社,共有基金10528元。

 

   

2   永定县第三区信用合作社发行的壹毫纸币

 

信用合作社是苏区人民在资金上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抵制高利贷剥削的群众性经济互助组织。苏区建立前,闽西的高利贷剥削(包括现金借贷、粮食借贷、典当、邀会等)非常残酷,通常月息3.5分。还有“月子利”、“圩子利”等。苏区建立后,高利贷被废除,但是由于新的金融体系尚未建立,因此出现了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而借贷无门的状况。农民急需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没有资金,只好大量粜粮,造成粮食供过于求,米价大跌,而工业品则价格不断上涨,形成了严重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信用合作社建立以后,这种现象大大改善。为更好地推动信用合作社的发展,1930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又制定了《信用合作社条例》、《借贷条例》和《取缔纸币条例》。

 

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初创时部分由政府拨给,部分由群众集股。随着生产的发展,资金便主要靠群众集股。股金每股为大洋15元,1户为1社员,社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拥有5000元以上现金的信用合作社,报经闽西苏维埃政府批准,可发行不超过50%的纸币在市面流通。

 

信用合作社的性质是以便利于工农群众的借贷机关,它一方面吸收群众存款,另一方面借款给需要用钱的工人农民,并供给他们发展工农业生产与商品流通的资本,使工农群众不再受到无处借钱,资本缺乏,及因无钱用而贱价出卖农产品的困难,因此,其宗旨是以便利工农群众经济的周转与帮助发展生产,实行低利借贷,抵制高利贷剥削的宗旨。开始时规定“每借大洋1元者每10天付铜板1片”,以后统一规定为月利0.6%。合作社吸收群众存款,规定定期存款半年以上者月利0.45%,活期存款月利0.3%。信用合作社的业务除存款、放款外,还代理公债票的发行,群众可以用公债票向信用合作社入股。

 

      

3   永定县第一区信用合作社股票

 

信用合作社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由社员民主选举711人组成管理委员会管理社务。委员任期3个月或半年,可连选连任。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向社员报告营业情况。同时又选举57人组成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管理委员会的行为及帐目。社员大会为信用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每3个月开会一次,讨论社内一切重大事项,并审查本季度蕾业报告及决定下季度的营业计划。信用合作社的营业纯利50%作为公积金,10%为管理委员会及职员之奖金,10%办理社员公共事业,30%按社员持股比例分红。

 

闽西信用合作社的做法得到临时中央政府的肯定,19329月,临时中央政府具体制定《合作社工作纲要》其中要信用合作社做到:“抵抗私人资本剥削;改善社员生活,救济工人失业;相当调节剪刀现象,巩固与发展苏区社会经济;帮助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向前发展;提高社员文化程度。”等规章制度。1933年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大会以后,信用合作社如同消费、粮食、生产合作社一样,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各地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不尽相同。为此,19339月,临时中央政府颁发了一个统一的《信用合作社标准章程》,供各地执行。这个标准章程规定了信用合作社的宗旨、组织管理、集股方式、分红原则、社员权利等项内容。这是苏区信用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苏区各地的信用合作社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大纲,促进了各地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此后,信用合作社也由此从闽西一个苏区,发展到了整个中央苏区和川陕苏区、鄂豫皖等苏区。

 

为更进一步规范和支持苏区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和财政人民委员部,于1934年5月1日联合发出“为发展信用合作社彻底消灭高利贷而斗争”的布告。“准许各地群众将二期公债本息作为各人加入信用合作社股金,并特许各地信用合作社可吸收此项债票持向各地银行抵押借款”,“以充实工农商业的资本,并便利个人借款,促进苏区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信用合作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但到1934年10月,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中央苏区沦陷,中央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信用合作社不得不停办。

 

           苏区合作社的种类

 

其实,信用合作社只是苏区股份制经济的一部分。自从19295月下旬红四军进入闽西以后,闽西的土地革命如火如荼,到年底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苏区的经济建设在毛泽东、朱德、邓子恢、张鼎丞、阮山、赖祖烈、曹菊如等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30年初,古田会议之后,红四军从闽西出发,沿闽赣交界的连城、宁化、清流,到江西的石城、广昌。横扫赣南十几个县,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湘赣、湘鄂赣、鄂豫皖、川陕等地区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各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生产建设和经济建设,努力增加物质财富,支援革命战争。

 

苏区经济建设的一大法宝,就是股份制,各种各样的股份制合作社蓬蓬勃勃地发展。如缝业合作社、铁业合作社、纸业合作社、刨烟合作社、盐业合作社、犁牛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等等。如为解决耕牛不足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苏区就组织了犁牛合作社。19312月,瑞金石水乡群众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的号召,采用没收地主土豪劣绅多余的耕牛及农具,加上发动群众集股,建立起了开始叫“犁牛站”的犁牛合作社。以分田担数计算,每担谷田出谷3斤,全合作社47人,共有水田352.5担,集中谷子1700.75斤,共值大洋50715厘。

 

为引导和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193111月,苏区政府要求每乡至少要有一个粮食合作社,一个消费合作社;每区有一个信用合作社,和重要生产部门的合作社。并规定,凡经县政府批准建立的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可由县政府报告省政府,许可免税。1932年以后,苏区政府先后颁布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合作社工作纲要》《发展合作社的大纲》《粮食合作社简章》《消费合作社标准章程》《信用合作社标准章程》《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关于组织犁牛合作社的训令》等文件,推动了苏区各类合作社组织的规范、快速发展。苏区时期的各类合作社,虽然各自的组织职能、成员规模、发展方式不同,但都坚持了进出自由的组织原则。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不仅弥补了国营经济、稳定了物价、改善供求关系,为经济困难者提供经济帮助,而且提高了社员的民主意识与政治素质。

 

苏区合作社大致可以分为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股份制银行5种类型。到1934年,中央苏区已有各种类型的合作社12万余个,股金62万余元。

 

为办好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发展壮大苏区股份制经济,支援革命战争,苏区内部发行了多种多样的股票。其中包括信用合作社股票、生产合作社股票、消费合作社股票、粮食合作社股票、股份制银行股票等。

 

信用合作社及其股票:

如前所说,信用合作社为群众生活的改善,生产的发展和抵制高利贷的剥削起了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国家银行的不足,对发展对外贸易、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合作社的模式就是股份制经济模式,为了给群众吃上“定心丸”,苏区政府按出资情况,发给每个出资人一张记名式股票,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每股大洋15元,凭股票分红。3这张1930430永定县第一区信用合作社股票,就是苏区最早发行的股票,它见证了苏区股份制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有些地方,在正式股票印制以前,发给群众临时收据,有些则与“社员证”联系在一起,一证多用。

 

生产合作社及其股票:

苏区生产合作是提高生产效率,壮大生产规模的重要组织。土地革命初期,苏区的生产落后,生产规模弱小,生产效率低下,物资极度匮乏。中央苏区各级苏维埃政府认识到,生产合作社的组织是群众最迫切的需要,要把开展合作社运动,成为最广大群众的运动,成为经济建设的主要工作。于是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积极号召群众用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恢复手工业的生产能力,解决失业工人的生活,增加社会生产,丰富苏区的物质财富。

           

图4   闽赣省纸业合作社股票

 

“一苏大”以前,由于苏区的局面不稳定,政权机构也不够健全,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开始较慢。如闽西苏区的永定县,1929年就开始创办生产合作社,但到了19314月,才有生产合作社4个,资本金628元。再如赣西南,1930315日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建立生产合作社问题,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只有东固办了一个贫民工厂。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以后,苏区局面才比较稳定。尤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以后,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对生产合作社作出明确指示,各级政府也纷纷制定发展生产合作社的具体措施,有力推动了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此后,苏区生产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永丰的良村区,到19327月,建立纸槽合作社11所,染布合作社1所,锅炉合作社1所。福建铁矿比较多,永定县的金丰、合溪,上杭县的大阳坝、南阳,长汀县的红屋、童坊、武平县的湘湖等地方,对生产合作社进行恢复和扩大,如南阳铁业生产合作社股本金扩大的大洋3000元。

19338月,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召开江西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会议号召各级政府努力发展生产。910日,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生产合作社标准章程》,中央苏区的生产合作社进入鼎盛时期。至19342月,中央苏区生产合作社社员人数达到32761人,股金58552元。

苏区生产合作社股票种类较多,例如纸业、烟叶、耕牛、染布、石灰、织布、药业等,这些股票有石印版、铅印版、木刻版和蜡刻版的。

 

消费合作社及其股票:

消费合作社是苏区合作社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乡村、工厂、学校、机关或者城市街道为单位,由广大劳苦大众自愿消费活动而联合起来的一种股份制经济组织。消费合作社对于外来工业品,进行大量买进,零星卖出;对于本区生产品则相反,零星买进,大量卖出。合作社所赚的钱,除了提留公积金外,按照社员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分红。社员有了合作社,工农群众可以更便宜地购买商品,更高价地卖出他们的生产品,得利颇多,群众非常满意。

苏区建立消费合作社的组织原则是:1、合作社成员以家为单位,只允许工农群众集资,富农、资本家及其他剥削者无权参加。社员进退自由,入社后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消费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关为社员代表大会,每3个月召开一次。选举、罢免或处分管理委员会及审查委员会,按排分红比例等。3、股金每股不超过5元,入股数限于10股以下。4、合作社业务是群众日用必须品的买卖,不允许买卖迷信品和奢侈品。5、经营上实行薄利原则,买卖利润在5%---15%之间。6、优待红军和红军家属。7、红利中50%为公积金,10%为公益金,3%---10%为奖励金,其余按股平均分红。

   

图5  新泉消费合作社股金收据

 

 

由于在苏区建立了消费合作社,有力调节苏区内部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相差极大的剪刀差现象,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了苏区的经济,消灭了苏区内部商人资本的剥削,巩固了工农联盟。

消费合作社股票形式多种多样,有正式股票也有临时收据,有纸质股票也有布质股票,有的与购买证结合在一起,既是股票又是购买证,还是合作社社员证。形状有长的也有方的,还要椭圆形的。

 

粮食合作社及其股票:

由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红军的“围剿”,直接威胁到苏区政权的巩固,威胁到苏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红军部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依靠苏区政府和群众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战胜敌人的实力。但在发展壮大红军部队的同时,也给苏区政府对红军的粮食供给带来很大的问题。苏区群众一方面要解决自己的食粮,另外一方面又要供给不断发展壮大的红军部队。

  图6  古田乡粮食合作社股票

 

 

1930年,邓子恢在闽西创办了合作社性质的粮食调剂局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办了粮食合作社。邓子恢组织粮食调剂局和粮食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对苏区内的米价进行调节。1930614日,邓子恢以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经济委员会主任的身份,签发了《闽西苏维埃政府布告第15号——关于组织粮食调剂局问题》,希望调节米价,提高农民购买力和生产力。但是,由于流通现金的缺乏,引起了通货紧缩,现钱的购买力变强,与米谷的兑换比也就变大,米谷价格反而下跌,于是邓子恢提出了创办粮食合作社的设想。

 

粮食合作社的基本运作原理是:向社员购买谷子,谷价要比市价高一些,收购来的谷子,存储到明年,又比市价便宜一点卖给社员,多余的则运到米价高的地方去卖,结算后赚得的钱,除留公积金外,其余按照社员所持有股票的比例分配。粮食合作社采取由中农、贫农、雇农群众自由入股的方式。参加粮食合作社的社员将米谷卖给合作社而不到市场卖米谷,缓解了市场米价的下跌;同时,合作社储存谷子,既维持了苏区的粮食供应,又限制市场米价暴涨,这样就具有了稳定米价的作用。由于合作社本身有一定的盈利,所以社员便有了一定的分红,不至于生活越来越差,反过来又限制了资本的剥削。粮食合作社对于政府和军队的好处在于,谷价稳定,政府的税收也得以稳定,政府财政税收增加,更加有力支援革命战争。通过创办粮食合作社和粮食调剂局,对苏区粮食价格的稳定,发展苏区经济起到极大的作用。

 

粮食合作社股票是合作社社员入股的凭证,从理论上说,粮食合作社在中央苏区范围内的各个县、区、乡都有。但从收藏实践看,粮食合作社股票是苏区所有合作社股票中最少的,其主要原因是,粮食合作社的发展在苏区是不平衡的,真正建立发展的比较好的合作社比较少,入社的社员比较少,所以股票发行也就比较少。

 

股份制银行及其股票:

苏区股份制银行的创办是从闽西工农银行开始的。1930318(巴黎公社纪念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经济政策决议案》,要求普遍发展信用合作社组织。同年5月苏维埃政府明确提出要“成立闽西工农银行,发行钞票,以维持金融和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生产,准备与敌人作长期的斗争(《福建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第43页)。”在9月召开的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修正财政问题决议案》,进一步明确设立闽西工农银行的事宜。1930117日(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闽西工农银行正式成立,阮山担任行长,曹菊如担任会计科长。

               

 图7    闽西工农银行股票

 

 

闽西工农银行是工农群众自己集资创办的股份制银行,资本金为20万元,分20万股,一块钱一股。股金以大洋为单位,只收金银不收旧政府纸币,旧银器每两折大洋陆角,金器照时价推算。缴交股金后,发给股民统一印制的股票,作为以后领取红利的依据。通过向群众募资来建立银行,这种方式在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中是首创性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既使银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使得在筹募资金的过程中宣传了工农银行的宗旨,扩大了工农银行的影响。

闽西工农银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福建最早、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银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功能较多的金融机构和初步的货币体系,并得到革命根据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其历史作用和地位在福建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是不可小觑的,甚至在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都占据一席之地。1932年初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的时候,在仅有的5名工作人员中,就有3名来自闽西工农银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以后,虽然闽西工家银行在建制上已不存在了,但它所建立的制度、创办银行的经验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却随着红色金融的发展,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此后,湘赣省工农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赣省分行、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都采取股份制银行的办法创办和运行。

在苏区股份制银行股票中,闽西工农银行和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两个银行股票,是固定一元面额的股票;而湘赣省工农银行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赣省分行股票,则是不固定面额的可以自由填写数额的股票。

 

         苏区股票的特征

 

苏区发行股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苏区最早从1930年开始,一直的红军长征前后都有发行股票。长征以后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段时间还有没有发行什么股票,目前既没有发现股票实物,也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资料的文字记载。

在众多的股票之中,苏区股票像初春含苞待放的花蕾,像旭日东升的太阳,以其自身的创造性、坚定性和广泛性,绽放出红色的光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了伟大的预演。

苏区股票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股票的设计融入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题元素。中国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苏区股票的设计反映了中国革命这一主题,体现了这一需要,许多股票的图案具有马克思、列宁头像或者中国共产党党徽,这就使得苏区股票既是股权的证明文书,又是一张精美的宣传画。如“永定县第一区信用合作社股票”(图3),在股票的正中上方位置有两面交叉的红旗,红旗中间各有一个镰刀和铁锤交叉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最上方有一个鲜红的大五角星。“闽西工农银行股票”(图7)的主图左右两边有马克思和列宁的头像,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第一回以外国人头像装饰股票的先例。此后在“兆征县消费合作社股票”、“列宁书局股票”、“汀州市调剂粮食合作社股票”、“联合消费合作总社股票”(图8)中都有马克思和列宁的头像,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疑起到极大的作用。

        

图8   联合消费合作总社股票

 

 

   2、正式股票与临时收据联合并用。在收藏实践中,我们发现正式规范印制的股票不多,不少是简单的临时收据。这些临时收据有铅印的,有木刻的,有钢板蜡纸刻写的,还有使用印章直接盖在布上的。如“闽西工农银行股票”,既有非常规范的石印版正式股票,也有铅印的股金收据,两者具有相同的股权。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当时时正式股票印制来不及的客观原因,也有可能是先发行正式股票,后来感到没有必要印制正式股票而改为简单的铅印的股金收据。因为发现有股金收据填写时间比正式股票更迟的现象。

   3、形式材料不拘,就地取材印制股票。苏区股票从形式上看,有长的有方的,还有椭圆形的。印制股票的油墨有红色、黑色也有黄色、蓝色甚至绿色的。从材料看,大部分是纸质印制,但也有布质做成的。如“胜利县总商店集股证”(图9),是用一面红布一面白布缝制而成的,上方还有个挂带。这是目前发现唯一一种可以“挂在身上的股票”,非常美观大方。

 

      

图9   胜利县总商店集股证

 

   4、多种功能集一身,体现勤俭节约的作风。苏区股票与其他股票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在于“一证多用”。如“中央农具生产合作社社员证”(图10),既是股权证明,又是社员证件,还是购买物品的记录表。

    

图10   中央农具生产合作社社员证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色收藏》杂志执行主编,《中国钱币》杂志审稿专家,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