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将军——忆念孙毅老将军

2010-06-14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第一次看见孙毅老将军是在崇文门的大街上。那大概是在1978年的一个冬日,我在电车上,忽听旁边有人指着马路边一位正在步行的老人说:“嘿,那不是有名的孙毅老将军吗”。好奇心忙让我的视线锁定在那位老人身上。只见他一身绿军装,布鞋,上身还套一件暗色的绵布马甲,手提一个灰色布袋子——这哪里像个将军?倒很像我原来在农村插队时的公社书记。

    孙毅是书品与人品俱高的将军书法家。晚年,出版了回忆录《走向征途》、《孙毅将军自述》和书法作品集《将军的怀念———孙毅手书毛主席诗词37首》。还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有《百岁将军孙毅墨迹选》《百岁将军孙毅贺寿集》《百岁将军孙毅纪念集》《百岁将军·孙毅》系列画册共四册。

  80年代中期,包括我的父亲在内的一群离退休老同志搞了一个老年书画研究会,孙毅老将军是这个书画研究会的副会长,他们经常举办展览,我也又经常能够看见孙毅老将军。与其他一些乘着专车来,身边围着秘书、警卫员的首长不同的是,依旧是一身旧绿军装、布鞋的孙毅老将军常常是自己走着来看画展。他的身边总会围拢着许多观众,他大笑时唇上的白胡子直放光。有一次我还看到他的旧军装上沾着几块墨渍,袖子半挽着。他官至大军区正职一级,又是1955年授的中将,可他一点没有其他大官的那种“派”。

  听我父亲讲,一次在地安门河北驻京办事处召开有关撰写冀中抗日战争回忆录的座谈会,散会时已是中午,父亲见他又是自己走着来的,就劝他搭别的首长的车走,他不肯。父亲说:“那您可要注意安全”。他一听此话有点不高兴,说:“我有什么不安全,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谁打我的黑枪呀”!父亲忙解释道:“主要是担心路上车多不安全,您毕竟年纪大了”。孙毅老将军知道刚才误解了,笑着说:“你不知道,我这是锻炼。如果走累了,我就花5分钱坐几站公共汽车。另外,在车上,我可以听到老百姓在讲什么。况且,咱们不都是老百姓吗”。父亲讲,他曾经看见孙毅老将军步行到宣武门时帮助商店搬运大白菜呢。

  我曾随父亲去过多次华嘉胡同孙毅老将军家。有一次,我为一本反映抗战题材的小说设计封面,请孙毅老将军题写了书名。书出版后,他不要稿费,说希望多给他几本书。我曾见他在客厅东面自己的小屋里用牛皮纸包书,他说是准备寄给外地孤儿院的孩子们的。记得他曾说过,走在街上最让他高兴的是,听孩子们喊他孙爷爷。

  近几年很少去华嘉胡同了,听说他很少出来步行了。去年4月26日,在军博举办的“纪念‘五一’反扫荡60周年座谈会”上,我最后一次见到孙毅老将军。那天,当主持人宣布,冀中军区第三任司令员、99岁的孙毅老将军来到会场时,全场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尽管事先有嘱咐,但许多人出于敬慕仍挣着挤到前面来与老司令员握手、合影。那天,孙毅老将军扬着手臂充满激情地高声讲:“我从1954年到现在,一直坚持给青少年讲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热爱祖国!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在座的都是战争的幸存者,大家都要好好地活着,我也要争取活到120岁”!

  今年7月5日,孙毅老将军去世。他活到了100岁。毛主席当年戏称他为“孙行者”,这位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经历过无数个战场,下过无数个连队,也走过无数条街道、胡同的老人,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步行者”将军,正是喜欢步行和他从里到外的朴素与平民化,使许许多多的老百姓认识了他,也愿意亲近他,只把他看作一个乐于助人的老街坊、善良可亲的好老头儿,而全然不觉他是一个大将军。(罗雪村)

(责任编辑:苏红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