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双百人物 > 苏区情缘 >

双百人物:王尔琢在苏区(2)

2011-04-13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邹玉玲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王尔琢(1903—1928) 湖南石门人,1903年1月23日出生在石门县商溪河乡。18岁升入长沙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设中学;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底,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讨伐陈炯明,镇压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斗

  年少“美髯公”

  南昌起义失败后,王尔琢随部队南下广东,他所在的二十五师归第九军副军长朱德指挥,留守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与国民党桂系黄绍宏部激战3昼夜,部队受挫后沿闽粤边境南下,当部队到达饶平时,又得知起义军主力部队在潮汕失利,部队就会合从潮汕突围出来的少数队伍退出广东,转战闽赣边境。

  新组建的这支部队是由多个部队汇集而成的,所以建制紊乱,转战的沿途又受到反动军队、地主武装的袭扰,加之给养得不到补充,部队有时几天吃不上饭,晚上露宿在外。当时已经是深秋时节,而官兵们还穿着破烂的夏装,伤病员又缺医少药,在这种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士兵逃跑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存住这支起义军队,行军时,王尔琢或搀扶伤病员,或帮助战士们背背包、扛枪,边走边给战士讲述革命道理,有时还唱京戏或家乡小调,活跃部队气氛,鼓舞士气。宿营时,他又主动找一些干部、战士谈话。因为终日繁忙,王尔琢一连几个月都顾不上理发,胡子也长得老长。一次,何长工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满脸胡须,简直像马克思了。王尔琢笑着答道:“革命不成功,我就不剃头、不刮胡子了!”言语中表现了他坚强的革命决心,从此,26岁的王尔琢有了个“美髯公”的称号。

  1928年1月,王尔琢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同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1师与湘南各县的农军向井冈山转移,下旬在江西宁冈县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王尔琢任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红4军取得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两次大规模“进剿”。
(责任编辑:邹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