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意见》给赣南苏区带来了五大发展机遇
主持人:刚才您用“分量重、含金量高”为我们概括了《若干意见》的主要特点,非常精当。那么您认为,《若干意见》给赣州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
史文清: 可以说,《若干意见》的出台,使赣州的发展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系统优化和质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赶超跨越期。我认为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带来战略地位新提升。《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给赣州作出五大战略定位,赣州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必将加速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增长重要一极。
二是带来经济发展强动力。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央企对口帮扶等政策叠加,以及国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的倾斜支持,加上赣州地处华东、面向沿海的区位条件,赣州成为“中部的西部”、“老区的特区”,将迅速构筑“政策洼地”和区域性发展高地,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三是带来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定位,昌吉赣深客专、黄金机场改扩建、赣龙铁路扩能改造等基础设施先行,犹如及时雨、雪中炭,将迅速打通赣州至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快捷通道,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显著提升赣南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使特区优势辐射延伸到赣南,同时把广阔的内陆市场推向沿海地区。
四是带来创新开放新格局。国家鼓励先行先试,设立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南”加工贸易示范区等开放创新平台,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等方面探索实践,将增强体制机制活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感到,关注赣州就是发掘宝贵商机,投资赣州就是开创美好未来。
五是带来民生事业大改善。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优先解决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突出民生问题,将最大程度惠及老区人民,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汇聚起振兴发展的民心民力。同时,各级干部在争取政策出台和贯彻落实中,更新了观念,磨砺了意志,开阔了视野,铸就了务实作风,为发展担责更加坚定自觉。
我们深切感到,推进振兴发展,既是重大机遇,更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若干意见》出台后,我们举全市之力,认真抓好落实,全市上下从表象到本质、政风到民风、物质基础到精神状态、发展动力到发展格局,都发生深刻变化,政策效应逐步显现。2012年,在严峻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全市经济稳中趋好、好中趋快,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收入保持或接近“两位数、三字头”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四省八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亿元,增长11.9%,增幅在全省排位为近16年来最前(列全省第4),比2011年前移4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878元;固定资产投资1110.9亿元,增长35.5%、增幅居全省首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069元;财政总收入230.82亿元,增加50.5亿元,人均财政总收入增加590元;公共财政收入141.3亿元,增加31.25亿元,人均公共财政收入1674元,比2011年增加365元、相当于2006年全年水平(371元);财政支出突破400亿元,增长29.5%,总量居全省设区市之首,人均财政支出增加1075元,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6.9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各项贷款余额1283.18亿元、增长23.9%,贷款总量和增量在周边四省八市中均位列第一。赣州经济的量与质都明显提升,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特殊的关怀温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灿烂前景,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全市上下发展信心空前提振,创业激情空前强烈,加快发展的内在能量不断累积,释放出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未来8年“分步走”努力创造一个“黄金发展期”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充满了憧憬和期待。能不能围绕《若干意见》的实施,谈谈赣州今后的发展构想,为我们描绘一下未来的发展前景?
史文清:《若干意见》勾画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若干意见》确立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完善发展思路,明确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总的思路是:围绕全面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驱动、信息化为引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大力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物流、旅游中心,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制定了未来8年分步走的奋斗目标,也就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
“一年一变样”即2013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本到位,农村饮水安全、校舍危房改造、农村用电改造基本完成;昌吉赣深客专、黄金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力争开工建设;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有实质性进展。
“三年大变样”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亿元,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三年翻番”,突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取得较大突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0%以上。
“五年上台阶”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五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600亿元,人均水平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八年大跨越”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实现三个“翻两番”,力争分别突破7000亿元、6000亿元、1000亿元,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或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八年艰苦奋斗,赣南这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红土地,将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创造一个“黄金发展期”!
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振兴发展开局大事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赣州在推进振兴发展中,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史文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赣南苏区民生欠账大,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赣州农村危旧土坯房数量大,且大多建于建国前后,经年越岁,岌岌可危。早日告别土坯房、过上新生活,是许多农民朋友一辈子甚至几辈子节俭持家的最大心愿。我们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振兴发展开局大事,半年多时间完成了10.6万户改造任务,春节前改造户基本都能搬进新居。老俵发自内心地说:“党的政策好,政府贴钱帮老百姓盖新房,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一方面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另一方面有效拉动了内需,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据测算,2012年全市改造的10.6万户危旧土坯房,总投资近百亿元,创造增加值近56.5亿元,其中,可直接形成人工工资等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带动地产水泥、砌砖销售等工业增加值23.5亿元、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近10亿元,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6%。同时,去年我们还解决了99.2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给3.69万烈士子女发放了定期生活补助,为“两癌”妇女免费实施手术、为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等,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振兴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今年,我们力争把剩余的绝大部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到位,实施124.8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建设2.22万套公共租赁住房,改造1.37万套棚户区;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每个县建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每个乡镇建一所敬老院、一所规范化公办幼儿园;统筹解决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解决残疾人、孤儿、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等,努力为群众谋求更多福祉。同时,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进程就是加速城镇化的进程
主持人: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您能谈谈赣州在城镇化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吗?
史文清:实施《若干意见》,为加速城镇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持续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劲引擎。从这个角度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进程,就是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我们将着力解决四个关键节点问题:一是构建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解决城镇空间科学布局问题;二是发展壮大城镇产业,解决城镇物质支撑问题;三是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四是传承历史文脉和保护自然生态,解决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态宜居问题。
总的想法是,以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为依托,以县城和特色中心镇为支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同时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打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城镇之间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连接,促进交通网络和生态网络有机融合、城市集群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关键是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最终是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在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教园区,根据城镇就业创业需求、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提升进城农民职业技能,使他们成为产业工人,或者从事家政、餐饮、保洁、物流等服务业,实现稳定就业。另一方面,推动社会保障市民化、居住方式社区化,让进城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住房保障方面,在工业园区就近建设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租售并举、先租后售,让进城农民培训在职校、就业在企业、居住在园区。通过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摒弃小农思想,培养现代文明素养,实现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脱胎换骨的转变,从而真正扎根城市。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主持人: 振兴发展,任重道远。赣州市委、市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确保发展思路和目标落到实处?
史文清: 你提的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人们都说:三分决策,七分落实。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一靠作风实,二靠本领硬。我们将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双向全覆盖”,持续抓好“永远热爱党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振兴发展的深厚力量。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各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增强统筹协调、管理经济、项目运作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以干部能力转型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态度,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奋发向上、争创一等,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振兴发展宏伟蓝图!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今天来演播室与新华网的网友交流。看到这么多朋友关心、关注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您有什么感想? 最后请您跟我们的新华网友说几句话。
史文清: 非常感谢新华社江西分社提供这样一个跟大家交流的机会!感谢媒体朋友和广大网友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有中央深切关怀,有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竭诚相助,有赣州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美好愿景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期待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赣州发展进步!热忱欢迎大家到赣州作客!
(责任编辑:徐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