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收藏 >

刘德保收藏4000部老电影胶片

2012-03-07  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拥有那么多影片,干什么?这可不是宣传画,在一面墙上就可以挂很多。这也不是报纸,可满足不少查资料的人的需要。是放给亲朋好友看,开电影招待会?民间收藏家刘德保显然不仅仅如此,他充分挖掘出影片的历史史料文献价值。

  也许当我告诉你,有个人收藏有4000部电影时,你会不以为然,因为在如今数码时代,收藏有数千部电影光碟的不在少数。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那人收藏的是电影胶片时,你大概会感到惊讶吧,那个人就是刘德保。

  热衷红色收藏

  刘德保的头上有顶“红色收藏家”的桂冠,他对这个称谓也颇为得意,因为他收藏有数不清的与红色收藏有关的领袖画像,塑像,徽章、宣传画、报纸、照片甚至搪瓷茶杯等等。

  不仅是“藏”,他还在国庆节、党的生日、抗战胜利等纪念日到各处举办展览,把自己的收藏成果与他人分享。

  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他把展览办到毛主席家乡湖南韶山,接着又应邀去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毛泽东时代红色收藏展”,2004年举办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主题收藏展,2010年应邀赴奥地利参加《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展览,举办三次专题演讲。不久前,他还在居住的小区门口街道上举办过纪念毛主席的图片展。他被各种组织授予形形色色的荣誉称号,他新印的名片头衔又增加了“上海团市委《人文经典工程》特聘专家”这一项。

  收藏从集报开始

  刘德保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原先是位工人。1990年在各种因素的促使下,这位上海著名重工业企业大隆机器厂的翻砂工,向领导递上了辞职报告,这在当时厂里6000名工人中是第一位,厂长犹豫再三,批上了“同意”。

  辞职后的刘德保看上了上海曹杨路上一家建于1949年10月2日的“白云照相馆”,老板去了澳大利亚,刘德保把它盘了下来。但是,正如他的同事和邻居所说,当了小老板的刘德保“脑子特别活络”,一天突然对堆在家中日积月累的旧报纸发呆,他在揣摩能不能生钱?

  此时,正有不少区县级的图书馆要腾出空间办“三产”、大企业的图书馆随着改制要“剥离”,海量的旧书旧报将进造纸厂的化浆池。藏书家和旧书商看中的是其中的珍本书籍,而刘德保的慧眼相中的是那些发黄变脆的旧报合订本。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某图书馆要处理一批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报纸合计本,他想都没想,花5万元全部买下,他深知这样的报纸已成了文物,销毁了就不会再有了,这种不可逆性使得他租下了附近的木材公司仓库,又大规模地收了几批。

  在与收藏界朋友的交流中,刘德保的思想迸发了火花,利用这批旧报纸开发一种颇有意义的礼品——生日报。也就是说,向社会出售旧报纸中的任何一张,因为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有或多或少的怀旧情结,都想知道自己出生那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那么,这份报纸对这个人来说就有特殊的意义。

  不久,人们在曹杨路上,在吴江路上,以及在相关展览会上,发现新增了一块“上海老报馆”的店招,是著名老报人邵华泽所题,馆长正是刘德保。

  “老报馆”号称藏有从1936年到目前的旧报50多万份,提供“生日报”是它的主要业务。中国银行沈阳分行派人专程来买去30份不同日期的报纸,送给员工作礼物。而刘德保像大海捞针一样帮他们找到所需日期的报纸,并套上符合各种要求的精美礼品盒。当然,当初只要几分钱的报纸此时已是几十元直至数百元了,但是来买的人没有一个说不值。

  抢救3000部将毁的影片

  刘德保常说他是“以报养藏”,确实如此,“老报馆”为他打下了经济基础。

  一天,一个电话从广西打来,说“从媒体上看到对你的报道,我们这里有一批电影拷贝,你要不要?”刘德保嘴上虽说要看看再说,心中却暗暗作喜,立即带上两万元飞去广西。到了现场,刘德保却傻了眼,这个“一些”却是一座小山。原来是因种种原因,原先遍布各地县镇的文化馆萎缩,农村的电影放映队渐渐消失,放映机、电影拷贝自然没有用处,此人搜集了这些东西,准备把胶片作废塑料,拷贝盒当废铁回收。

  这可是宝贝啊!但带的钱显然不够,刘德保不动声色先付了仅带的两万元,但他也先拿走了《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等十部纪录片拷贝,火速返回上海,叫人把仓库腾出来,随即带上足够的资金,又赶往广西。

  刘德保雇了几名民工,租了一辆25吨的大卡车,把所有的放映机、拷贝全部搬上车。路上要跨8省市跋涉五千里,他亲自押车,司机说:“老板你乘飞机吧,我保证把货送到上海。”可刘德保不放心,一则电影胶片的原材料是易燃品,二则大量影片中有各个时代打下的特殊印记,“打倒某某”的标语,解说词随时可被人怀疑有何种政治目的。他怎能放得下心来。时值酷暑,刘德保赤着膊,淌着汗,坐在有四五十度高温的驾驶室里三天三夜,把这车宝贝运到家。刘德保请来8个工人,连同自己照相馆里的6个员工,10多个人一连搬了4个小时才将车上的电影拷贝搬运完毕。

  在此基础上,刘德保又陆陆续续搜寻到不少电影拷贝和电影放映机,直到去年11月,一位安徽的朋友把自己从内蒙买来,却因难以想象的困难而无法收藏下去的500部影片拷贝转让给他,刘德保目前拥有的影片已达4000部,各种国产电影放映机20台。

  收藏是为了传播

  拥有那么多影片,干什么?这可不是宣传画,在一面墙上就可以挂很多。这也不是报纸,可满足不少查资料的人的需要。是放给亲朋好友看,开电影招待会?刘德保显然不仅仅如此,他充分挖掘出影片的历史史料文献价值。

  他的影片中三分之一是国内外故事片、戏曲片、动画片,而大多是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尤其有相当数量的《新闻简报》,这种一本拷贝一部的片子,相当如今央视的《新闻联播》,纪录下历史的点点滴滴。

  刘德保背着小银幕,拎着手提式放映机,走街串巷,到各个小区、到学校、到老知青聚会地、到老年活动中心放映……他不仅召之即来,还主动送货上门。他“一个人的免费影院”的名气越来越大,各地纷纷邀请他,新疆、黑龙江、云南、陕西、江西、安徽等曾经是上海知青较多的地方他去过。大寨他去了两次,当年的铁姑娘队队长、如今的大寨集团董事长郭凤莲看到银幕上她当年的形象热泪盈眶,盛情地邀请刘德保每年都来。上海青年人才工程讲座请他去了七次,每次在网上发布消息后,观影厅里总是爆满。他的名片上“知青电影馆馆长”的头衔就是无数他认识或不认识的知青朋友们送给他的。

  刘德保在放映中渐渐地发现,与故事片相比,观众更喜爱看纪录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重返联合国》、《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向雷锋同志学习》、《南京长江大桥》、《赤脚医生》等等,他不知放了多少遍。不论片子上有多少划痕,不管放映时会常常断片,观众毫无怨言,放映结束,观众总报以热烈掌声致谢。

  每次放映后,刘德保总喜欢与观众互动交流。有次放映谢晋导演拍的纪录性故事片《黄宝妹》,当年在片中演自己“黄宝妹”的老劳模黄宝妹本人也来到现场,老太太讲述了当年拍摄时的趣闻花絮,并告诉大家,贾樟柯导演就是看了这部影片后再请她出演《海上传奇》的。

  让电影资料发挥更大作用

  刘德保收藏影片,还收藏与电影相关的任何物品,各种各样的电影海报他要,大大小小的电影说明书他都收。他的白云照相馆小小的店堂内外挂着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照,就是他趁大光明影院改建时搞来的,这22位明星是1963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评选出来,将他们的照片统一制作,悬挂在全国各大影院。现在其中大多数已故,刘德保利用各种机会请尚在的签上名,弥足珍贵。

  去年,某大明星的家乡要建纪念馆,可他们搜寻到许多物品,独独没有这位大明星所演电影的拷贝,他们找上门来。刘德保二话没说,把6部电影的拷贝、相关海报和电影说明书等无保留地提供给纪念馆,只收了极低的费用。纪念馆过意不去,他却淡淡一笑:“我也是粉丝,只要在开幕时通知我一声就行。”记者在采访时就见一位正在筹建中的电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他的仓库里找资料。

  刘德保还把老电影的宣传做到国外。在2006年第二次去新加坡,就是应新加坡国家艺术节之邀去举办“老电影百年收藏展”的,展览办了26天,展示了多部老式放映机、老唱机,百幅电影海报,并每天放映中国优秀老电影,受到当地收藏界、新闻界和广大侨胞的广泛赞誉。2010年去奥地利交流,也是应奥地利国家电影博物馆的邀请,以中国老电影为主题的,他还向主办者赠送了一台国产的8.75毫米放映机,这恰恰是他们所缺的。刘德保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民间收藏、中外文化交流开拓了一个新渠道。

(责任编辑:梧沐)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