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洋场,让上海成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窗口,而在上海性格的另一面,江浙地区的文脉又让这里成为海派书画的集散地,丰富的藏品形成了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双重市场供给。雄厚的本土资本与外来资本更使上海滩的收藏市场变得日益多元。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对峙共生背后,是多元化的藏品供给与藏家需求,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新上海如何寻找相应的城市定位,成为所有上海艺术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近年藏家驱动的大型私人美术馆在上海异军突起,或许会成为上海在艺术领域中突围的方式。
京沪之争:失落的上海?
朵云轩拍卖创始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将中国的收藏市场分成三个大区域,北方、华东、华南,在这样的区划中,北方市场以北京为中心,华东市场以上海为中心,华南市场则以香港为中心。如果比较这三个区域中心,北京以拍卖的成交额、画廊数量具有优势,香港则有国际一线的拍卖行和画廊落地,在文化部一份报告中,上海的画廊数量达到港澳台的总和,在一级市场方面并不输给其他两个城市,却在拍卖市场处于劣势。根据一份大中华区拍卖成交额的资料,大概的情况是北京要占绝大部分达到50%以上,香港大约是16%,大于江浙沪三地拍卖市场的总额,“上海跟北京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祝君波说。
如果梳理上海在艺术行业的相对地位,祝君波按照时间分成三个阶段:民国、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从1911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上海和北京的收藏市场应该都是半壁江山,“北京可能宫廷收藏比较厉害,但是上海是以实业家和文人收藏为主,出了一批大的文人。”郑重先生曾写过一本《海上收藏世家》,写到43个人,都是以上海的江浙收藏家为主。
民国时期,上海能与北京比肩的重要原因是城市区位关系,“就像美国,政治中心在华盛顿,在离它比较近的地方有一个纽约,成为世界文化中心。49年以前民国政府首都在南京,离开它二百公里的地方有上海,是当时的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那些政治家家眷很多都在上海,或者经常要到上海来渡假、休息。”这样的城市关系,使上海的艺术市场迅速崛起。
新中国时期,全国都陷入均质化,“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北京文物商店,上海文物商店差不多的,上海基本上是三块半营业执照,就是文物商店、朵云轩、友谊商店,还有古籍书店,书店那个时候开始还没有营业,它和新闻出版局同属一个系统,所以有一段时间是借朵云轩的发票出口,不给他出口权。”在这个时期,京沪两地仍然在一个水平线上。
而到改革开放后,京沪相对地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朵云轩与嘉德先后在当地敲下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其实在2000年前,上海艺术市场跟北京差距有,不是很大。”祝君波说,早期除了朵云轩,还有几家拍卖行表现很好,但是后来因文化部有一个文件下来说文物商店不要办拍卖行,导致一些发展不错的品牌遇到困难,到本世纪前十年,其几家不错拍卖行因为各种内部发展问题受阻。2003年非典之后,北京市场却借势崛起,导致京沪两地的拍卖市场差距增大。
对比京沪两地市场,祝君波用三个指标,“第一艺术家的集聚度,艺术家愿意到北京去发展,愿意到北京住下来,艺术家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标志,他往哪里去;第二,北京的拍卖市场肯定比上海经营的要好,而且规模要大得多;第三,北京艺术市场的价位比上海、比全国都高很多。比如说我们研究亿元拍品,一个亿的拍品,北京可能有几十件,在北京拍出来的,但是上海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一个亿的拍品。”
(责任编辑:邹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