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赘言的是,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需要那些让我们感动和温暖的“小人物”,更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小人物”。他们的盈尺之微,增加了社会共识,善化了公共关系,提升了公共生活的质量。恰如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说过的那样:“一小群有思想并且有着献身精神的公民可以改变世界,不要怀疑这种说法,事实上,世界正是这样被改变的。”
回首2011年,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他们以有“理”有节有风度的扎实行动,共同见证和推动着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进步。媒体人邓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了“免费午餐”公益行动,给贫困地区的数万名学生改善了营养;浙江大学生雷闯为办理一个健康证较真,以行为艺术的方式维护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广州市民区伯主动上路拍照监督公车私用,希望以此推动立法机关将禁止公车私用写进法规;广州少女“拇指妹”区佳阳申请公开光亮工程可行性报告;“举牌哥”陈逸华反对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站,无非是基于“城市的发展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
我们很难确定,作为数十亿人的一个微小分母,这些“小人物”的行为会对时代洪流的走向产生何种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些涉及公民权利的关键事件中,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积极参与,可能会产生改变时代的力量。
不过,谈及“小人物”,我们也绝不能忘记那些基层弱势民众。“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衡量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的程度,最重要的标尺是看那些小人物的命运如何。受历史和现实因素所限,诸如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还面临很多尚待解决的现实困难,我们还有1.28亿贫困人口,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现实国情。因此,当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富强之时,我们尤其应该理解小人物面临的问题和难处,尽可能地给他们平等的机会、通畅的维权渠道、健全的保障体制。这也是长久维系社会和谐之需。
社会是由你我他这样的“小人物”所组成的,每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社会面对的现实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身在社会转型期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或许可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建言;少一些极端,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
于港:这次娜姐不再有个性
![]() | ![]() |
- 07-12
- “最牛辞职单”引围观 找不到女
- 07-11
- 温州陪餐细则曝光 到底是不是作
- 07-10
- 小区惊现防盗标语称入室盗窃犯就
- 07-09
- 福建一国税局局长强奸少女 道德
- 07-06
- 被救者“关我屁事”折射出来的道
- 07-06
- 李宇春被传整容失败死亡 起诉造
- 07-05
- 网友曝芙蓉姐姐六岁儿子玩耍照
- 07-04
- 念是初犯 杂志社长诱骗强奸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