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网友拍案 >

向大时代的“小人物”致敬

2011-12-22  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易艳刚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社会因人而美丽,国家也是如此。回首这一年,我们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最美”而动容,也一次又一次因为一些“小人物”的良善之举而感动。

  盘点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们要记住法网大满贯新得主李娜、拉斯克奖获得者屠呦呦、水稻新神话缔造者袁隆平、IMF新副总裁朱民等大英雄和大人物,因为他们本身就创造了历史;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和平凡的角色,因为他们曾让我们感动和敬仰,也因为他们离一般的普通人更近。

  社会因人而美丽,国家也是如此。回首这一年,我们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最美”而动容,也一次又一次因为一些“小人物”的良善之举而感动。当杭州两岁女童妞妞从10楼窗台不慎掉落之时,“最美妈妈”吴菊萍出于一种母性本能用双臂接住了她,自己却多处骨折;当见到有路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之时,烟台“最美女孩”刁娜主动挡到伤者身前疏导交通,即便被飞驰的车辆剐倒也觉得“很值”;当佛山女童小悦悦被卡车撞倒,“最美婆婆”陈贤妹毫不犹豫地将她抱起,这位拾荒老太扶起了摔倒的道德……

  如果要列一个致敬名单,这份名单上应该还有勇救落水儿童的常山老人占祖亿、重庆“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温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11年累积无偿献血4000多毫升的“熊猫姑娘”周晓娟等人的名字。这些“小人物”用平凡的义举,践行了真善美的深刻内涵,也用一些让人感怀的“小行动”,展现了人间大爱和大德。他们让我们体会到了正义的力量和良知的温存,理应得到人们的礼赞。

  诚如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所说,草根道德明星的涌现,充实了社会光明面,有助于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和主流价值观。不过,如果对社会建设有更高的要求,换个角度加以理解,诸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传统美德今天被拔高到“感动中国”的高度,可能恰恰说明“最美妈妈”“最美婆婆”这样的道德楷模暂时还比较稀缺,这意味着我们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让这些“最美”成为普遍的美德。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