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苏红时评 >

延安到底“圣”在哪里?

2011-04-26  本文来源于宜昌日报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建党80周年前夕,革命圣地延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从延安的土窑洞、枣园的灯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展室中,寻找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

  建党80周年前夕,革命圣地延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从延安的土窑洞、枣园的灯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展室中,寻找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

  留言簿上,人们写下了他们心中的寄语:“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时代。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作为闻名世界的革命圣地,延安到底“圣”在哪里?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延安市委书记王侠一语道出了答案: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圣”在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圣”在有延安精神。

  延安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的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驱倭寇,缚苍龙,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滔滔延河,承载了民族的重负;巍巍宝塔,唤起了备受期凌的人民。“窑洞大学”培育了一代治军治国的英才;土窑洞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煤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党在这里从幼稚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从这里高高举起。

  陕西省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忠全说:“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热火朝天的日子中,延安精神都像一把光芒四射的火炬,引导和激励我们党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延安精神的精髓和基本点是: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发扬延安精神。多次告诫延安的革命精神不要丢,强调中国革命离不开延安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党中央在延安的时代虽然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远离而去,但在延安这块黄土地上,延安精神却不因时空限制而过时。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这个指导思想在延安历届领导班子中一直没有动摇。为了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1985年,延安在全国最早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延安精神融会贯通在经济建设中,使延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九五”期间是延安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1999年底,延安13个县区全部脱贫,全市整体跨过了温饱线。到去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96.2亿元,“九五”年均增长9.2%;财政收入去年达到18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2.9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0元。今日延安已成为西北地区的一颗经济“明珠”。

  随着建党80周年的日益临近,当年党中央在延安时留下的350多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成为人们争相参观的地方。来自北京的刘浩在参观后激动地说:“延安是珍贵的精神宝库。在这里使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使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富裕、文明、开放的现代化强国。”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