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2009-08-18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这是石家庄市一座普通的老房子,客厅最显眼位置悬挂的照片上就是董振堂,这也是董振堂戎马一生留下的惟一一张照片。从照片上看,董振堂祖孙长得很像,浓密的眉毛向上高挑着,十分有神。 今年63岁的董乃华说起从未谋面的爷爷,充满着敬佩之情。董乃华出生时,一家老小正在外颠沛流离,他一开始姓姥姥家的赵姓,1946年在冀南区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才回到新河老家重新安定下来,给他改回董姓。祖父的事迹,董乃华主要是通过家人、与祖父一起工作过的人的讲述,以及书本的描述中知道的。 我从小就知道爷爷牺牲在战场上,三爷爷(董振堂之弟董志堂)经常给我们讲起爷爷的故事。老爷爷是习武之人,会用大片刀,爷爷小时候也学过些武艺。当时,家里并不富裕,爷爷13岁才进学堂。读书时,大爷爷(董振堂之兄董升堂)和爷爷兄弟俩共用一个书包。董乃华说,祖父董振堂1913年高小毕业考入冀县中学,毕业时获得优秀模范的称号。1917年考入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21秋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参加冯玉祥国民军。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国民军在绥远丘原誓师向甘肃、陕西进军,同北伐军南北呼应。
  这是石家庄市一座普通的老房子,客厅最显眼位置悬挂的照片上就是董振堂,这也是董振堂戎马一生留下的惟一一张照片。从照片上看,董振堂祖孙长得很像,浓密的眉毛向上高挑着,十分有神。
  今年63岁的董乃华说起从未谋面的爷爷,充满着敬佩之情。董乃华出生时,一家老小正在外颠沛流离,他一开始姓姥姥家的“赵”姓,1946年在冀南区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才回到新河老家重新安定下来,给他改回“董”姓。祖父的事迹,董乃华主要是通过家人、与祖父一起工作过的人的讲述,以及书本的描述中知道的。
  “我从小就知道爷爷牺牲在战场上,三爷爷(董振堂之弟董志堂)经常给我们讲起爷爷的故事。老爷爷是习武之人,会用大片刀,爷爷小时候也学过些武艺。当时,家里并不富裕,爷爷13岁才进学堂。读书时,大爷爷(董振堂之兄董升堂)和爷爷兄弟俩共用一个书包。”董乃华说,祖父董振堂1913年高小毕业考入冀县中学,毕业时获得“优秀模范”的称号。1917年考入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21秋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参加冯玉祥国民军。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国民军在绥远丘原誓师向甘肃、陕西进军,同北伐军南北呼应。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