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6月以来,“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的国徽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标志和象征。其中红五星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天安门象征着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标志着工农联盟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坚如磐石的基础。它鲜明地表现出新中国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鲜为人知的是,国徽的设计和诞生,也凝聚着周恩来同志的大量智慧和心血。
新中国成立时没有国徽
1949年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时,即已将征集国旗、国徽图案等事宜纳入议事日程。7月lO日,周恩来签发了新政协筹备会关于《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其中对国徽的要求是:“(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筹备会第六工作小组推选叶剑英、廖承志等8人组成国徽评选委员会,同时聘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等为国徽评选委员会专家和顾问。国徽图案“征集启事”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刊登发表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热情高涨,纷纷投身于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设计中来。截至8月20日止,筹备会共收到应征稿件112件,图案900幅。然而遗憾的是,经第六工作小组和评选委员会专家一一审阅后,竟无一人选。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主席要求国徽的评选暂缓,但此项工作仍应继续抓紧进行,留待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再行讨论通过。
国庆一周年时诞生国徽
开国大典后,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徽的设计应多吸收一些美术专家参加、集思广益、力求设计出更加完美图案的指示,邀请了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及其夫人、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和高庄教授,后又吸收了画家李宗津、建筑设计专家莫宗江等,组成了清华大学设计小组;另由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教授张仃和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钟灵,以及张光宇、张正字、周令钊等美术专家,组成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小组。时隔一周之后,两个设计小组在中南海待月轩共同研究了设计方案,在设计构思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院小组,提出要把天安门的图案设计进国徽中,理由是:天安门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和开国大典升起第一面国旗的地方。因此,天安门已成为首都的代表和新中国成立的象征。以梁思成为首的清华大学小组,不同意把天安门图案设计进国徽里去,理由是:天安门城楼是封建皇权的产物,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因此,梁思成提出了一个以象征国家团结统一的“玉壁”为主体的图案。
周恩来总理听取了这两种意见反映后。又与毛泽东主席商量,决定采用天安门图案。周恩来并提出建议:要把稻穗的图案设计进国徽里,整个国徽要体现出向上、响亮、挺拔的基调和气氛。他还说起这么一件往事。那是在1942年冬,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邓颖超,应邀参加宋庆龄举行的欢送董必武回延安的茶话会。当时,宋庆龄寓所的茶桌上摆放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稻穗,在炉火映照下金光灿灿。见此情形,就有人赞叹说:“这稻穗真像金子一般!”宋庆龄说:“这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民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以丰衣足食了。”周恩来抚摸着金黄色的稻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去。”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