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红色档案 >

李立三一生被开了四次追悼会

2011-07-10  本文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佚名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追悼会在长汀县正德中学的操场举行。岂料追悼会还没有开完,李立三却活生生地带着10多名战士赶到会场。顿时全场的人转悲为喜。周恩来、贺龙等人跑上前去把他抱住,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立三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工人运动领袖,连任第五、六、七、八届中共中央委员和第五、第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曾一度掌握着中央的实际权力。他因推行“左”倾盲动冒险主义路线,给革命带来了一定的挫折。在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他曾经“死”过三次,组织和同志们为他开过三次追悼会。建国后,他仍然担任着中央和国家一些部门的要职,却在“文革”中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折磨含冤而死。然而,他不但没有资格享受追悼纪念,就连姓名权也被剥夺了,骨灰也不能保留。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给他补开了一次追悼会,也就是他人生的第四次追悼会。

  第一次追悼会

  1922年春,李立三从上海来到湖南,被湘区委党组织委派去萍乡安源煤矿开展工运工作。

  1922年9月,路矿当局拒发拖欠工人的工资,并企图封闭工人俱乐部。就在这时,中共湘区委员会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又派刘少奇来到安源,与李立三、蒋先云、朱少莲等人领导著名的安源工人大罢工。李立三担任罢工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9月13日午夜,震惊全国的安源工人大罢工开始了。路矿当局及萍乡镇守使肖国安派出大批军警镇压工人罢工,路矿总监工王鸿卿还派出暗探、工贼刺探李立三的下落,悬赏600块大洋收买李立三的人头。工人纠察队为了保护李立三的安全,把他转移到郊区三合桥一名工人家中,在那里指挥罢工。

  路矿当局抓不到罢工总指挥李立三,特派人去湖南,买通长沙一家报纸,在显目处登了一则特快消息:“李隆郅为罢工事逃往长沙,被湘省督军赵恒惕部所擒,日前被腰斩于长沙市小北门外”云云。李立三知道此事后,当即露面,安定了工人情绪,揭穿了敌人的阴谋。然而,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法国。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等得知此事,信以为真,十分悲痛,立即召集旅欧党团员和勤工俭学同学,在巴黎郊外的戈隆勃·卡纳莱浦东特街39号的“华侨协社”大厅集会,为李立三举行追悼会。

  第二次追悼会

  1925年5月15日,上海棉纱七厂日籍职员枪杀工人顾正红,激起了上海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怒。5月30日,上海2千余名学生到租界内演讲,声援工人斗争,结果上百名学生遭到逮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共中央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上海市总工会,号召上海人民起来罢工、罢课、罢市,由李立三担任罢工总指挥。

  9月18日,上海奉系军阀邢士廉扯下了“支持爱国运动”的面具,公然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指名通缉李立三等6名工人及学生领袖,明确表示可以逮捕也可以刺杀。不久,反动派收买了一批流氓打手,开始了杀死李立三的行动计划。

  党组织为了帮助李立三脱离险境,特将他转移至成都路的戴立夫家里。大搜捕一过,李立三和夫人李一纯秘密离开上海,前往汉口。

  由于李立三是军阀政府的重点缉捕对象,一到汉口就走漏了消息。吴佩孚当即下令要把他捉拿归案,但折腾了好几天,却连李立三的影子也没有找到。吴佩孚一不做,二不休,雇请刺客肖剑飞去暗杀他。肖剑飞得知李立三既不是江洋大盗,也不是土匪恶棍,而是一位出生入死为工人大众谋利益、求解放的好人。出于人性与良知,不忍心去杀害他,反而把吴佩孚的意图向他透露,使李立三安全转移。

  肖剑飞为了向吴佩孚交帐,便编造了一个刺杀李立三的情节与谎言。吴佩孚信以为真,第二天便在多家报纸登出消息:“共党要犯李立三在汉毙命。”各地工人得知李立三在汉口“遇难”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接连几天,上海纺织、海员、搬运几大工会团体,汉口、武昌、安源、大冶等地的工运组织和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不同形式的追悼会、纪念会,向这位工人运动领袖深表哀悼。第三次追悼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从江西瑞金转道福建长汀、上杭。到达长汀后,周恩来、叶挺、贺龙等正在开会研究工作,不料张国焘急匆匆破门而入:“李立三同志不幸牺牲了。”原来,李立三在南下途中,身负战时经济委员会委员兼保卫处长,他指挥着近千人的运输队、担架队转运物资和伤病员。当部队行进到赣闽交界的武夷山黄峰岭时,李立三发现丛林中有一种可以充饥的红果。他叫警卫员于柱儿就地看好东西,自己过去看看。李立三进丛林好一会儿不见回来,小于正在发急,忽又听到一声枪响,知道大事不好,立即跑了过去,只见地上撒了一些红果和一摊血迹,但不见人影。正在这时,有人发现悬崖底部的树兜上挂着一具尸体,因悬崖太深,看不清尸体的面目,但从衣服的颜色看却很像李立三。小于禁不住大哭起来,急匆匆跑来向张国焘报告。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