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毛泽东诗词代表作《七律•长征》的点睛之笔。短短十四个字,道出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心境从焦急忧虑到胜利喜悦的转换。《七律•长征》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成诗于长征落脚点最终确定之时,它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
1935年9月27日,红军长征到达位于通渭县西南的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确定在陕甘革命根据地。9月29日,红军挺进通渭县城,决定暂作休整,做好进入陕甘苏区的准备。当晚,在通渭县城东文庙街小学,毛泽东接见驻在通渭的第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讲话时,即兴朗诵了自翻过终年积雪的岷山后就酝酿在心中的诗篇《七律•长征》。毛泽东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体指战员,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长征诗词创作的心路历程
红军长征,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才迎来光明的前景。毛泽东在长征时期的心情犹如长征路途一样,辗转曲折。不踏过“雄关漫道真如铁”,又何来“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了八首诗词:《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在此期间,毛泽东经历了被批判排挤、重新确立领导地位、突破敌军重围、不断探索前进方向、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艰难路程。心态也由焦急忧虑转换到胜利喜悦。不管环境有多艰难、局势有多危急,毛泽东从不曾灰心失望,从他的长征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的成诗,表现了毛泽东的心路历程。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冒险主义抬头,使毛泽东遭受了错误的批判和排挤。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多次提出战略、战术建议,均遭临时中央拒绝。广昌失守后,毛泽东眼看红军节节失利、陷入困境,忧虑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思索中国革命的出路。1934年5月,红军决定撤离中央根据地,准备长征,毛泽东借诗歌创作来排解心中的忧虑,7月23日凌晨登会昌山,作《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长征创作的开篇之作。1934年夏,长征序幕全面拉开,毛泽东作此词以激励革命精神。黎明前登山,可见他为革命前途忧心如焚,但毛泽东却无消极悲观失望之态,反而道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志。在大局严峻、红军命运生死攸关的形势下,毛泽东反以开阔情怀抒发内心焦虑,以乐观憧憬鼓舞革命信念,展示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8.6万余人踏上漫长征途。在到达湘江地域时,蒋介石调集25个师,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企图在湘江一举消灭红军,红军顽强抵抗、殊死搏斗,苦战五昼夜,终于粉碎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湘江之战以后,红军兵力锐减至3万多人。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转移,然而,当时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用,后经过通道、黎平、猴场会议的激烈争论,中共中央决定向黔北前进。猴场会议之后,红军面临的任务是突破乌江,占领遵义,毛泽东在行军途中,望着连绵的山岭,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三首写在湘江之战之后。长征开始之时,局势险恶、战事告急,毛泽东创作小令为党和红军鼓舞士气。小令,结构紧凑、节奏局促,凸显了湘江之战后的紧张局势,三万红军面对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快马加鞭”“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不仅反映了战事危急,也是毛泽东焦虑心情的直接写照。然而急并不等于慌乱,忧也绝不等于悲观。毛泽东虽遭受排挤,但他从未把自己当局外人,时刻思索革命前途和出路。红军虽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但依然顽强抵抗,显示出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一句“万马战犹酣”展现了红军饱满的战斗激情,而“赖以拄其间”,则将毛泽东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使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回顾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形成了鲜明对比,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毛泽东正确领导的结果。在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以后,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此时的毛泽东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遵义战役中,红军歼敌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000余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但毛泽东并没有盲目乐观,反而更加冷静地思索革命出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作《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红军将士在云贵高原上披星戴月急行军、黄昏时刻仍在连续作战的壮烈群象,造境凝重而压抑。红军行军,自然环境恶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充满了悲壮意味,表现出毛泽东对未来之路依然充满艰辛的感慨,但纵然有雄关险隘、惊涛骇浪阻挡在前,英勇的红军并没有被这些险山恶水所吓倒,而是“迈步从头越”,以大无畏的革命正气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向着既定的长征目标英勇奋进。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进入甘肃以后,情势逐渐明朗,在甘肃境内,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即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最终确立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从长征开始以来,毛泽东始终为革命前途担忧,他的诗词字里行间反映了这一点,直到决定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终于坦然,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此时,他激动的心情与强烈的自豪感化为一股巨大的创作热情喷泻而出,从遵义会议到榜罗镇会议,毛泽东在诗词创作沉寂了八个多月后,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把两万五千里的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歌颂了长征的伟大壮举,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诗人一起笔就紧扣主题,红军长征是极其艰难的,尽管困难前所未有,但是“红军不怕”,这必将催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把所有困难踩在脚下,并豪情万丈地“等闲”视之。“五岭”“乌蒙”代表了红军所翻越的“千山”。诗人用“腾细浪”和“走泥丸”来形容红军不畏山的障碍,这种艺术想象和夸张,十分神奇地展示了红军的乐观心态和英雄气概。越写山之大,就越见远征之难;越视山之小,就越见红军“不怕”和“等闲”的豪迈气概。“金沙”和“大渡”代表了红军所渡过的“万水”。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都是长征途中非常重要的战略行动,在“水拍云崖暖”中,诗人赋予江水和峭壁以灵性,“桥横铁索寒”既是实景描写,更是突出表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之艰险。“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概括了红军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神情。继强渡大渡河之后,翻过大雪山,走过大草地,甩掉了身后的几十万追兵,直到跨过终年积雪的岷山,眼看就要完成这漫长而艰苦的行程,“三军将士”怎能不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呢?“尽开颜”充分体现了红军对光明前景的信心。
《七律•长征》之后,毛泽东还创作了《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两首词。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中央红军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几个省,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眼看胜利在即,毛泽东心中无限感慨,这两首词展示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乐观情绪和宏伟抱负。《清平乐•六盘山》中一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展现了革命任重道远而信心百倍的光辉前景。
在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的八首诗词中,《七律•长征》是唯一一首律诗。全诗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精品。《七律•长征》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并非一时即兴之作,是毛泽东心中酝酿已久的作品。整首诗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古今征行题材诗歌的绝唱。
《七律•长征》是最早传播到国外的毛泽东诗词
《七律•长征》首次见之于出版物,理应感谢“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 年春,斯诺专程到上海向宋庆龄表达了访问陕甘苏区的愿望。宋庆龄通过中共地下组织为斯诺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介绍信,协助他秘密通过国统区,经西安到达陕甘苏区。斯诺采访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并访问了许多红军指挥员、战士和根据地群众。一向不大喜欢谈论自己的毛泽东,向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西方人敞开了心扉,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谈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经历。在介绍完中国红军波澜壮阔的长征壮举后,毛泽东把《七律•长征》抄写给了斯诺。
1937年3月,在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印刷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整理了埃德加•斯诺发表过的几十篇文章,毛泽东亲自抄写给斯诺的《七律•长征》就发表在封三上。1937年10月,斯诺的英文著作《红星照耀中国》,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斯诺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直接写进了这部著作,使这首诗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书名改为《西行漫记》。随着《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的广泛传播,《七律•长征》一诗已广为人知,名扬天下。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用了这首诗,使其成为同世界读者见面最早的毛泽东诗词作品。
《七律•长征》是革命战争时期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毛泽东诗词
在战争时期,出版的书刊虽然有限,但还是有不少报刊、书籍登载、收录了《七律•长征》。《七律•长征》还曾经被谱成歌曲,在敌后根据地广为传唱。从1940年起,这首由王承骏谱曲的《七律•长征》,就在敌后根据地开始传唱,士兵们都非常喜爱。一些战士还将这首诗写进了日记,我国著名革命文艺家阿英的《敌后日记》就记载了他从《淮海报》上读到了这首诗。《七律•长征》不仅在红军内部广为传唱,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国统区的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也知道此诗。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民主人士柳亚子还请求毛泽东“写长征诗见惠”。可见,《七律•长征》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长征路途艰难困苦,长征诗词雄浑壮美。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创作的八首诗词,生动地反映了红军辗转曲折的行动轨迹,艺术地再现了长征历经困苦走向胜利的光辉图景。
(责任编辑:陈翠琴)
- 相关阅读: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1-03
- 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去世
- 11-25
- 给自己的心灵鸡汤
- 10-10
- 武铁沿线“涂鸦墙”
- 10-09
- 前中国第一女保镖——边梅
- 10-09
- 台湾研发“朱雀”隐身无人战机
- 09-24
- 打啥样的“大老虎”才算兑现承诺
- 09-24
- 慈善捐赠连降:是危机更是契机
- 09-24
- 娱乐圈的八大美女“共产党员”
- 09-24
- 中美比拼高空无人侦察机:翔龙
- 09-23
- 不要给白衣天使被亵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