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源市红色旅游工作概况

2014-01-13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近年来,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关心指导下,根据《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二期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步

  近年来,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关心指导下,根据《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二期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2012年红色旅游工作总结和2013年红色旅游工作安排如下:

  一、2012年红色旅游工作总结

  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了,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苏区展览馆、“血田”纪念广场、革命烈士刘尔崧纪念馆和故居、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阮啸仙故居、塔岭烈士墓园、佗城景区朱氏宗祠、五兴龙革命旧址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我市在保护、挖掘、宣传、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市委办出台《关于加强革命史迹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革命史迹进行全面普查;把革命史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纳入“文化河源”建设体系;保护修缮一批重点革命史迹,建设一批具有河源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

  (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为推进红色旅游发展,我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努力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红色旅游景区。去年,全市共投入4000多万元修缮全市142处重要革命史迹。其中紫金县对苏区红色旅游区建设投入资金1580万元,并争取省交通部门的支持,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至苏区红色旅游区43公里水泥公里改造,车程缩短20分钟,同时投入750万元完成通往革命旧遗址的村道硬底化30公里;东源县投入332万元,用于阮啸仙故居主体维修、附属工程(鱼塘、余坪等)维修、停车场征地;龙川县去年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对龙川福建会馆、五兴龙革命旧址、黄居仁故居、解放广场、萧殷公园进行修缮,并于十一前夕正式免费开放迎客,并计划逐步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平县共投入236.6万元,完成了对塔岭烈士陵园、柘陂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队部旧址的修缮工作。

  (二)规范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加快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

  我市非常注重规范红色旅游开发的健康发展,于去年10月份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向各县区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开展我市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专项检查的通知》(河旅〔2011〕52号),并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专项健康检查。经检查,我市各红色旅游景区的导游词未发现有封建迷信、虚构社稷等不健康内容及讲解内容低俗化、庸俗化等问题。导游词及解说词都能准确把握历史事件,也未发现有损坏国家利益、伤害民族感情的相关游览项目及游客参与性项目。

  (三)加大红色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我市红色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

  我市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网络、报纸等多种主流媒体,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加大了对“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五大旅游品牌的宣传促销。今年,我市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第八届客家文化旅游节;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国际展销会、旅游交易会、旅游展览会、境外促销等活动;举办龙川县旅游推介会并分别到湛江、赣州、厦门、韶关等地举办了河源旅游推介会。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强化了与粤、闽、赣三省十市联系及中山、湛江等地市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打响了“红色经典”的知名度。

  (四)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建成33处河源市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红色苏区被委宣传部授予“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连和县人民政府旧址”、“中共九连工(地)委旧址”也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且正努力将阮啸仙故居打造成审计教育基地、红色生态旅游景点,直接丰富了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使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大众化和常态化。据调查,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几乎涵盖了全社会各个年龄层次和职业群体。其中,青少年学生占总人数的20%以上,成为受教育面最大的群体。

  (五)丰富我市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去年4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批复,认定龙川县为“中央苏区县”,恢复了龙川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地位。同时,在原有的三条河源红色旅游路线基础上,紫金还打造了一条"苏维埃政府旧址—血田广场—红军亭—革命历史展览馆—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与我市“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融合发展,培育形成红色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加快红色旅游发展,并以红色旅游为旅游突破口,带动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发展,提升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实力。

  我市红色旅游发展初见成效,但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红色旅游产品没有形成规模,不具接待条件;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经费受到限制,招商引资比较困难;三是红色旅游产品客源市场较小;四是红色旅游产品比较单调,参与性不高。等等这此问题使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红色旅游发展慢。

  二、2013年红色旅游工作安排

  2013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继续发展红色旅游。在省旅游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红色旅游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红色旅游自身发展能力,加快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为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抓好革命史迹修缮、保护、开发的落实工作。

  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红色旅游的投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继续做好我市革命旧遗址的保护维修工作。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保障红色旅游发展。

  (二)坚持加快红色旅游精品体系与配套服务建设。

  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质量标准化要求,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展陈技术、强化景区管理,打造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受广大游客普遍喜爱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完善红色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合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穿越河源的广河、汕湛、广赣、汕昆、粤湘等5条高速公路;重点推进经典景区之间、经典景区与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公路建设,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列车、红色旅游大巴的发展。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系列产品,着力改变红色旅游景区单一的陈展及游览方式,使红色旅游更具魅力。加强红色旅游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善创景区中的游客中心、旅游公厕、旅游线路图、旅游标识、保护和安全提示、停车场、水、电、路、垃圾箱、公厕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旅游的监管工作,确保红色旅游健康发展。

  (三)坚持加大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

  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促销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等宣传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广泛、深入、有效的宣传。并加强与中央媒体、周边城市、省内外媒体和旅行社的合作,要在巩固本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争取省外和港澳台地区客源市场有新的突破,不断扩大河源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坚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人才素质。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注重红色旅游景点的服务管理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职业道德培训、管理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岗前培训、服务礼仪培训、服务技能培训等,实现红色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塑造优质的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把红色旅游与客家民俗风情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林小琼)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