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旅游 > 旅游新闻 >

台州红色旅游展现新亮色

2011-12-27  本文来源于中国台州网-台州商报    作者:中国台州网-台州商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2月12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潜艇成功抵达台州。这一刻,大陈镇副镇长孙宇锋激动的情绪被点燃了:"60多个小时的等待好漫长,我比任何时候都要急。"

  

        游客在位于黄岩茅畲的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前重温入党宣誓。
 

  长76米,高7.6米,服役逾20年,一艘名为"349"的退役作战潜艇在拖轮的牵引下,从青岛徐徐向台州驶来。

  12月12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潜艇成功抵达台州。这一刻,大陈镇副镇长孙宇锋激动的情绪被点燃了:"60多个小时的等待好漫长,我比任何时候都要急。"

  孙宇锋的激动是有缘由的。全国只有四五艘潜艇退役到地方,这是浙江省唯一一艘。在经过一番"美容"之后,明年"349"潜艇将永久"进驻"一江山岛。这对于大陈岛的红色旅游开发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再放眼全台州,大陈岛旅游正成为我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正吸引着愈来愈多世人的关注,更引领着台州红色旅游的未来之路。

  大陈岛领衔台州红色之旅

  记者了解到,"焕然一新"的"349"潜艇,预计明年春节后会向广大游客"敞开胸怀".游客参观潜艇,还有机会与潜艇内的望远镜等设备"亲密接触".

  对于整个大陈岛的旅游而言,"349"潜艇只不过是众多旅游景点中的小小一角。岛上的青少年宫、垦荒纪念碑、宗南山庄等景区,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孙宇锋说,2006年,来大陈岛的游客只有2万至3万人;2010年,游客人数上升至8万余人。今年,人数将突破了10万人。"今后,游客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今年,大陈岛旅游的宣传广告还"飞"到了台湾:公交车上、高速公路上,随处可见大陈岛的"足迹".这一举动,无疑不是向世人宣告--"大陈岛旅游,要走出台州,走出大陆"的"野心".

  这边厢,八方游客闻香而来;那边厢,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明年,大陈岛游客最爱玩的地方--垦荒纪念区上,将会竖起"高3米,长6米,宽2.5米"的垦荒人物群雕;继续修缮垦荒教育区,挖掘垦荒队员背后的故事。

  "大陈岛的旅游开发,是把岛上的'红色'充分挖掘出来,还原历史,并展现曾经发生的那一段史实。"孙宇锋说。

  此外,在明年,路桥至大陈的航线有望开通。届时,从椒江和路桥来的游客会同时拥入大陈岛。该航线开通以后,整个一江山岛的旅游区块将会连成一片,也给当地的旅游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红色旅游全面开花

  以大陈岛为代表,温岭的坞根、三门的亭旁、黄岩的浙东浙南会师纪念馆等地纷纷掀起了开发红色旅游的大热潮,红色旅游正在向全台州蔓延。

  亭旁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亭旁镇旅游开发办主任俞昌盛告诉记者,之前这些"红色资源"一直没有被好好的利用和发展起来,景区规模小,城镇建设跟不上,很难形成一个旅游的氛围。

  变,是唯一的发展途径。今年10月10日,亭旁镇专门设立了旅游开发办公室,也表明了他们求变的决心。

  近阶段,镇旅游开发主要围绕集镇中心区块进行建设,建设二期红色教育基地;修缮亭旁起义纪念碑,计划将只能容纳400人的广场拓展成千人大广场;重建丹邱寺红色文化园,建设浙江红旗第一飘纪念广场、浙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等。 (责任编辑:曾丽飞)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