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将军,原名王汉清,1916年出生,福建省上杭才溪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王直将军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既有征战沙场的荣耀和辉煌,也有在绘画领域的极高造诣,是一位值得敬仰的英雄人物。
抗日战争期间,王直将军还曾带领新四军战士,转战长兴、安吉等地,跟长兴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经过预约,我于6月28日上午9点30分进入军区干休所,王直将军的二儿子王东炎热情地接待了我,引我进入客厅。在客厅等候期间,我看到墙上挂着一张珍贵的照片,它是1995年5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探望王直将军时,与将军的合影。
正环视王直将军革命生涯中的其他照片时,听到楼梯上传来了走动声,王直将军在警卫员的搀扶下走下楼来。我立刻迎上前去,向这位为新中国成立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老革命家问好。看到我,王直将军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他握着我的手对我说:“欢迎老区的朋友来看望我。”
坐在客厅里,王直将军回忆起战争年代,自己在长兴抗战的那段经历。1944年8月,新四军苏南十六旅对日伪军发起长兴战役,收复国土400多平方公里,当时年仅28岁的王直将军担任四十七团政委,作为战略配合主攻部队参加战役。
1945年1月中旬,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率一师三旅从江北南下,在长兴与苏南十六旅会合,共同执行党中央下达的战略任务。2月5日,两支军队在长兴温塘召开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大会后,分别改称第一纵队、第三纵队,四十七团则改为三支队,王直将军担任政委。
当时,新四军受命沿宁杭公路(那时叫京杭公路)向东南伸进,发展太湖西南地区,与浙东打通联系。2月10日,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各部队提前吃好年夜饭,第一纵队三个支队在纵队司令王必成的带领下,冒着寒风飞雪,前往莫干山地区,沿途击退了安吉、梅溪等地日伪军的阻挠,连克长兴和平、妙西、埭溪、三桥埠、戴桥、递铺等日伪据点。接着,一支队攻克武康县城(那时武康设武康县),二支队攻下德清县城(现在的德清城关镇),三支队消灭了吴兴境内的一个伪常备队,活捉了40多个敌人。就这样新四军出茅山向东南发展的第一仗胜利了。这场南进发展战斗的胜利,为新四军南下扫清了障碍,奠定胜利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直将军于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八十九师政委。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王直将军带领一个团在剑山岭战斗中取得辉煌战果,战役后被任命为第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第八十九师受到兵团嘉奖。这个经历当时被战地记者所记录,放进了后来影片《英雄儿女》中,与影片中师政委王文清亲临团指挥所指挥战斗,战斗胜利结束后赴军政治部上任的情节基本相似。且剧中王文清的名字,与王直将军的本名王汉清似有参照。
对于这段被写进电影的经历,王直将军谦虚地认为,影片塑造的王文清这位志愿军高级政工干部的形象,其人物原型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人,而是志愿军高级政工干部群体的缩影。“尽管我的经历与影片中的王文清有着某种联系和相似之处,但是影片中的王文清毕竟不是我本人,其人物原型也绝不是我一个人。作为艺术作品反映的人物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表现得更生动,更典型。”
王直将军不仅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在绘画领域也有颇高的建树。1932年11月,福建军区在武平小兰成立了红军独立第十师,王直将军从团政治处调到师政治部宣传队,任漫画组组长,他在红都瑞金墙上画的两幅漫画,曾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在离开战场之后,王直将军又继续拿起画笔,全身心地投入最感兴趣的国画创作中,把他的回忆和思念寄托在曾经战斗过的山山水水之中,通过作画回顾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战争岁月。
王直将军的国画作品用笔朴素刚健,画面气势雄浑,洋溢着革命者、老将军的正大之气,倾注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不仅具有深遂的思想性,而且具备有很高的艺术性。他曾在福州成功地办了个人画展,“将军画家”名扬天下。先后著有《从闽西到浙西》、《艰难的历程》、《弯弓射日》、《忠于信念》(三集)、《王直回忆录》、《王直国画集》、《王直将军九十华诞国画作品集戎马丹青》等书。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01-03
- 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去世
- 11-25
- 给自己的心灵鸡汤
- 10-10
- 武铁沿线“涂鸦墙”
- 10-09
- 前中国第一女保镖——边梅
- 10-09
- 台湾研发“朱雀”隐身无人战机
- 09-24
- 打啥样的“大老虎”才算兑现承诺
- 09-24
- 慈善捐赠连降:是危机更是契机
- 09-24
- 娱乐圈的八大美女“共产党员”
- 09-24
- 中美比拼高空无人侦察机:翔龙
- 09-23
- 不要给白衣天使被亵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