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总指挥禁卫上将张宗逊佚事

2014-01-20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张宗逊将军几十年戎马生涯,大多与与护卫党中央、毛泽东联系在一起,所以军史研究者雅称他为“禁卫上将”。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张宗逊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4师新兵营排长。不久,新兵营在武昌被编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1927年9月9日,张宗逊随警卫团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参谋。

  中央规定的起义计划目标是夺取长沙。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进行得很不顺利,部队损失严重,团长卢德铭不幸壮烈牺牲。行动中,张宗逊率领一连兵力,向西攻击时,担任先锋;向东撤退时,担任后卫。十来天连续战斗,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初步展露了指挥作战和管理部队的才干,引起毛泽东的关注。

  秋收起义受挫后,由于部队建制单位大量减少,干部大都降职任用,张宗逊被调到特务连任副连长。特务连的主要任务是护卫毛泽东和团部安全,张宗逊带领一个排,专门担负毛泽东的贴身警卫任务,实际上成了毛泽东的首任卫士长。

  当毛泽东知道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时,风趣地说:“啊,你来自八百里秦川,是姜太公的老乡呀!姜太公垂钓于渭水嘛!”张宗逊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只是报以微笑来答谢毛泽东的信任。

  张宗逊身材魁梧健壮,显得很威武,虽然时年不到20岁,但已是一个有两年多党龄的党员和一名干练的初级军官了。早在黄埔军校学习时,他就多次到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过讲演,从那时起就十分敬佩毛泽东是一位深知中国国情的理论家,由他领兵直接护卫毛泽东,应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毛泽东的警卫员兼情报员

  张宗逊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护卫毛泽东,确保毛泽东的安全。当时到处是反动武装和土匪,内部也时有动摇分子和叛徒闹事,随时需设岗布哨,严防不测。从三湾改编到进军井冈山,张宗逊与毛泽东形影相随,动则并肩行军打仗,歇则同宿一个屋内,经常是毛泽东睡在铺板上,张宗逊等打地铺睡在旁边,随时守护。在他的晚年回忆中,留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记忆:

  1927年10月23日破晓,部队在大汾镇突然遭到反动地主武装萧家壁部的袭击。连长曾士峨和党代表罗荣桓命令张宗逊带一个排,负责护送毛泽东。秋收起义后,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行军跋涉,毛泽东的脚背被草鞋磨烂了,走路一拐一拐的,不时微微皱一下眉头,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有时脚猛地被硌一下。看到他那艰难的样子,张宗逊和战士们一次次提出绑一付担架抬着他走,可毛泽东总是摆摆手说:“谢谢大家,我自己能走。”但张宗逊坚持要抬,毛泽东却坚决不坐。双方争执不下,彼此都很动情,最后毛泽东退让说:“你给我弄根竹竿,咱们拄着慢点走,好吗?”争执这才平息下来。

  回忆往事,张宗逊感慨不已:“我们觉得,毛委员是读书人,并不善于长途行军,但他竟能如此经得住艰苦,很令人佩服。”

  张宗逊除负责护卫毛泽东外,还兼负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情报。那时,部队尚无专门侦察机构,更无电话、电台,外界的情况主要靠收集报纸和打探消息得知。一天,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同志带回几张旧报纸,上面登有朱德等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汕头地区活动的情况。张宗逊立刻把报纸拿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并决定派人去联络,由此引出半年后的朱毛会师。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张宗逊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的一名连长,成为“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并一度兼任过永新县游击大队大队长。

  此后,张宗逊一直紧随在毛泽东身旁,转战赣南、闽西,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历任红4军第3纵队9支队副支队(营)长、支队(营)长、军代理参谋长。

  毛泽东很重视侦察敌情工作,当时没有无线电侦听设备,军队情报主要靠派人出去侦察和收集报纸,他曾多次派张宗逊出去收集报纸。下井冈山不久,部队在大柏地打的一个大胜仗,就是根据报纸上的消息采取行动的。

  1929年2月初,部队来到瑞金地区活动,张宗逊奉命带一个大队(连)进入瑞金县邮政局收集报纸。当时,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独七师刘士毅萧致平团,经瑞金尾随共军,朱、毛部不久将被歼灭。”这说明敌人正向瑞金开来,张宗逊当即将这一重要情报报告了军部。军部遂决定部队不在瑞金停留,而到大柏地去,相机歼灭该敌。

  2月9日部队进到大柏地。2月11日是阴历大年初一,红军在大柏地设下埋伏。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优良武器装备抢占了几个制高点与红军拼争。张宗逊所在的9支队(三营)是红4军的预备队,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阶段,他奉命带一个大队(连)投入战斗,从正面向敌人进攻,最后配合友邻将敌打垮,又追击了二十多里路。这一仗歼灭了萧团,俘敌八百多人,缴获枪支八百余支。

  从红军战将到中央军委一局局长

  1930年10月,张宗逊升任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第12军36师师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张宗逊率部支援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第9师作战,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活捉敌师长张辉瓒。

  通过这一仗,张宗逊的名字在林彪、彭德怀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记。此战,红36师从敌人手里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在其后历次战斗中,张宗逊率部冲锋陷阵,屡立功绩。

  从1932年12月起,张宗逊历任红12军军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1团(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落实中央军委大师大团编制)团长、红9军团第14师师长兼广昌警备司令,成为红军中的一名著名战将。

  1934年4月,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失守,坚决追随毛泽东、被“左”倾领导者认为有“毛派嫌疑”的张宗逊被免去师长职务,进入红军大学(在瑞金)学习。当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去探望身处逆境的毛泽东,倾诉心中的郁闷时,毛泽东安慰他说:“现在这种情况,像是秀才遇见了兵,着急也没用。”随即指点他说:“周恩来同志不是你在黄埔由团员转为党员的主持人吗?你心里的这些话,可以去找他说说。”同年6月,在周恩来的干预下,张宗逊由普通学员出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

  红军长征开始后,张宗逊担任中央纵队参谋长,后调任红3军团第4师师长(政委黄克诚)。在彭德怀的率领下,他指挥所部参加了强渡湘江、夺占娄山关、攻克遵义城等许多战役。

  由于连番血战,加上当时中央领导人军事指挥的错误,致使红军减员惨重。1935年2月上旬,为了加强和充实战斗部队,红3军团在云南扎西(今威信)进行了缩编,张宗逊就任第10团团长。2月底,他在率部与敌争夺遵义城西南郊的战斗中腿部负伤。

  1935年8月,在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宗逊调任红四方面军主力红4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参谋长兼高级指挥科科长。期间,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朱德、徐向前、刘伯承等的认可。

  1936年冬,历经千辛万苦的张宗逊在陕北保安县城见到了毛泽东。此时,毛泽东刚就任中央军委主席不久,一看见张宗逊便亲切地说:“张宗逊你好幸运呀,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竟然无恙!蒋介石的‘围剿’把你‘剿’回了家乡,给了你天时、地利、人和,我真替你高兴呦!”毛泽东还爽朗地说:“我们已决定调你到总部机关来。陕北的风土人情你都熟,来给我们当向导吧。”

  1937年1月6日,毛泽东任命张宗逊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参谋长叶剑英)第一局局长。中央军委一局,也称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一局,是军委指挥机关的一个综合部门,下设作战、文秘、机要、警卫和行管等单位,并直接指挥中央警卫团。其性质与职能,类似于现在的军委办公厅加总参作战部,再加机要局、警卫局和管理局。出任如此要职,可见毛泽东对张宗逊的信任与器重。

  当时,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经万里长征虽然在陕北会师,但却都驻扎在保安县及其西北最贫穷的一些地方。后经国共两党代表协商,国民党军队自行退出延安及其南面的几个县,让红军进驻,以利红军休整,然后开赴抗日前线。

  到职后的张宗逊立即筹划把军委机关迁往延安事宜。他亲率警卫团一部及先遣人员,乘马星夜赶往延安,划分了各单位的驻地,布设了警戒,并制订了整个迁移方案。随即,他返回保安呈请毛泽东审定并下达给各单位,然后护随毛泽东由保安向延安转移。两人都骑着高头大马,在奔赴延安的大路上边走边聊。毛泽东感慨地对张宗逊说:“十年前你护送我上井冈山,现在又护送我去延安,这是缘分吧?还记得你强迫我坐担架的事吗?”张宗逊还是以憨厚的微笑作答。

  从1937年1月至7月,张宗逊跟毛泽东同住在延安城内凤凰山跟前一个院子里,直接协助毛泽东和军委总部的首长处理军务。此时的张宗逊,成了联结红军各大单位的中间环节,因此也结识了红军总部和各个方面军的领导同志。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宗逊获得了近距离向毛泽东学习的大好机会,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毛泽东讲话,看到毛泽东起草或批改的文电,耳濡目染,令他大长了知识与才干。期间,应贺龙的请求,毛泽东派张宗逊到红二方面军工作,担任第4师师长,他因而成了红军中少有的在3个方面军都任过职的高级指挥员。

  1945年8月20日,中央军委组成晋绥野战军,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贺龙兼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兼吕梁军区司令员、政委,并仍直接指挥358旅。

  从警卫党中央到协助彭德怀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对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从此,全国各解放区转入解放战争,晋绥军民也展开了保卫边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

  1946年11月初,贺龙报请毛泽东批准,把晋绥军区的野战部队分编为第1、第2、第3纵队,张宗逊兼任第1纵队司令,下辖358旅、独1旅等主力部队,执行机动作战任务。这时,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向鲁南和陕北两个根据地突施重点攻击,延安告急。毛泽东致电贺龙,调张宗逊率领的晋绥第1纵队西援陕北。张宗逊接到命令后,立即收拢部队,星夜兼程西渡黄河,赶赴延安。11月底,其主力开抵延安以南地区,再次承担起直接保卫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任务。

  1947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把张宗逊率领的晋绥第1纵队和陕甘宁边区的新4旅、教导旅、警备1旅、警备3旅共6个旅,合编为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毛泽东任命张宗逊为司令。集团军刚组建完毕,即遇到胡宗南以5个旅的兵力进犯边区陇东的庆阳和合水两县地区,张宗逊率集团军主力前往迎战,将敌先头之第48旅大部1500余人歼灭于西华池地区,击毙敌少将旅长何奇,拉开了陕甘宁边区大规模保卫战的序幕。

  1947年7月21日,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张宗逊任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此后,张宗逊同彭德怀一起指挥部队进攻榆林城,歼敌沙家店,攻克清涧城,在半年多的内线作战中,收复了大部失地,歼灭大量敌人。其中,沙家店战役一举歼灭了胡宗南的王牌整编第36师,毙伤俘敌6000余人,从此扭转了西北战场的战局,使党中央、毛泽东的处境转危为安。

  在这几次重要战役中,张宗逊既参与了帷幄运筹,又直接指挥第1纵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8月23日,毛泽东专程到野战军司令部驻地祝捷,接见了旅以上干部。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他赞扬彭、张指挥果断,部队打得好。在同张宗逊谈话时他说:“彭德怀同志提出,让你到他身边工作,我们都同意了;到野司来担任第一副司令,就不要再兼第1纵队司令员了,由你的副手贺炳炎接替你;在你的任职命令上,‘副司令员’四个字前边,我加了‘第一’两个字,是想让你增强点责任感;你的长处是稳重厚道,不足的地方是该厉害的时候厉害不起来;这一点你应该向彭老总学习,对上,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对下,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

  1950年10月彭德怀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赴朝鲜,经毛泽东批准,张宗逊代理西北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司令员职务,主持西北战区的工作。期间,他指挥所部完成了围歼国民党军队残余和剿灭土匪的任务。大西北完全平定后,1952年10月,毛泽东任命张宗逊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

  1955年10月,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前后,他还荣任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8年春夏,军队开展反“教条主义”后,训练总监部撤销,张宗逊继续担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军校部部长。1961年7月8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成立军委军事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叶剑英任主任,粟裕、张宗逊为副主任,负责军训工作。

  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号召全军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运动,并决定举行比武大会。时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军训部部长的张宗逊,积极支持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龙和总参谋长罗瑞卿,坚决落实军委指示,大比武红红火火,这遭到了林彪的猜忌。1971年2月,在罗瑞卿、贺龙相继被打倒后,林彪集团外调张宗逊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事实上把他“外放”了。

  1973年6月~1978年2月,是“文革”后期和“洋冒进”时期,张宗逊回京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这也是他最后一个军职。从部队退下来后,张宗逊担任过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1988年7月,他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由于张宗逊波澜壮阔的一生,许多时候是与护卫党中央、毛泽东联系在一起,所以军史研究者雅称他为“禁卫上将”。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