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朴素的李德生在自家小院种红薯

2011-05-10  本文来源于博客    作者:小小鸟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李和平,李德生将军长子,今年五十多岁,在父亲创立的全国性团体——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任秘书长,该会的宗旨是“联络海内外爱国人士、爱国团体,宣扬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沉默良久,李和平缓缓说道,“无论职务如何变化,父亲一直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始终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勤劳朴素。”

  “穿的方面,除了军装和接待外宾穿的礼服外,爸爸没几件像样的好衣服。内衣总是缝缝补补,裤头破了,公务人员扔了,又被他勒令捡回来,洗洗补补再穿。实在不能补了,就做抹布。”李和平陷入深情的回忆中,声音缓慢而低沉。

  “父亲从不准搞特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张,父亲已经是军长了,我们兄妹多,家里定量供应粮食不够吃,部队额外补助的粮食,父亲从来不要。有次,管理处送了两袋大米来(军首长每家都一样),他知道后,硬是让公务人员送回去。家里粮食实在不够吃,就到农村买红薯、南瓜甚至豆饼充饥。父亲吃豆饼落下了腹泻的病根,直到晚年还有腹泻的毛病。父亲还在自家的小院里种南瓜、红薯,以补助粮食的不足。”

  对父亲的“不准搞特权”,有件事让李和平记忆深刻:“1971年,父亲已在中央工作,在党、政、军均担任要职,有几辆专车。那年除夕,我从安徽军营回北京休假,一出火车站,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车站只有妹妹来接我,我问:‘车呢,没车接我?’妹妹指了指不远处的公交车说:‘接你的车在那儿’”。“妹妹后来告诉我,司机把车都开出了家门,又被母亲赶了回去。说父亲有严格的规定,他的车是组织为了工作给他配用的,不是给孩子们用的。”

 

(责任编辑:曾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