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今日话题 >

春晚:关乎习惯无关好坏

2012-02-04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    作者:龙运灿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对于春晚,我一直都坚持一个观点——不看收视率看社会反响。因为春晚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节目,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以选择,也可以预知。春晚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注定春晚的收视率,偶然性因素自然大于必然性因素。收视率高,并不代表这作品就好。

  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昨日宣布,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收视率合计为32.75%,市场份额合计为69.83%,有7.7亿中国观众收看。相比近3年春晚收视率,今年春晚收视率高于2011年,但不如2010年。2010年春晚拥有小虎队重聚、王菲演唱《传奇》等亮点,收视率总计为38.26%,而2011年春晚总体收视率为31.04%。(2月2日《成都日报》)

  对于春晚,我一直都坚持一个观点——不看收视率看社会反响。因为春晚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节目,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以选择,也可以预知。春晚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注定春晚的收视率,偶然性因素自然大于必然性因素。收视率高,并不代表这作品就好。

  毕竟,看春晚从来都不是一种“自主选择”的方式,更是一种年复一年的生活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除夕之夜,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一家人围聚一堂,唠唠磕拉拉家常都在情理之中,但不可能一晚上就光聊天不事。于是,在略显无聊的氛围下,除夕之夜,似乎除了看春晚,已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渡过这个全家团圆的夜晚了。这其实传达出一层意味:看春晚,只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好看了自然心旷神怡,而节目不好看也权且一笑了之,都无伤大雅。

  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我们不是在看春晚,而是在尽孝心,在享受团圆,在体味春节的文化魅力。去年此时的网络上,一条微博被疯狂转播:每年除夕,我们不是在看春晚,我们只是在尽孝心。这话之所以火热,在于让人感同身受,产生极大的共鸣。每年除夕夜就这样一台春晚,可以让之前可能抢遥控器的一家人共同观赏,这或许正是春晚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春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一种符号表情,衬托着我们对节日的期待,对春节文化的迎合,对家人团圆的欣慰。

  可遗憾的是,每年春晚结束,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叙说着,今年春晚的收视率又是如何高,又有多少人在看春晚,在我看来,这些数据,除了能满足部分人那些低微的虚荣心之外,的确没有更多的实际价值。如你所知,中央一套、中央三套、中央四套、中央台英语新闻频道以及湖南卫视等共计25个上星频道播出的春晚,其实对你我而言,已无太多选择,频道怎么换,都能看完整版的春晚,这般境况之下,收视率又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呢?

  每次限娱令来临之时,我们总是自豪地表示:你有限娱令,我有遥控板。可面对春晚呢?才发现此举是如此地“无力”,此时你即便拥有N个遥控板,其意义也并不大,因为你遥控来遥控去,你还是得看春晚,甚至于你打开网络,也是漫天的提示:春晚正在播出,欢迎观看。哪怕上个微博,或者开着聊天软件,映入眼帘的,还是春晚。

  故而,对春晚而言,哪怕其有7.7亿人观看,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这只关乎习惯而无关好坏。且每年春晚刚完不久,调查报告便会出来,大致意思是“收视率不低,满意度不高,网友不买账”云云。每年此时,你我都审美疲劳了,甚至,都懒得去搭理与评价春晚了。其实,对央视而言,春晚最大的荣耀,不是收视率,不是有多少人在看,而是有多少的好评度、满意度,而这些,才是央视春晚最该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