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网友拍案 >

“反小三联盟”会不会沦为“怨妇沙龙”?

2011-07-29  本文来源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作者:孤岛人家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反小三联盟”受热捧,无疑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小三”队伍之庞大,一些深受其害或者担心将要受到伤害的女性,很自然地聚集到一起,并且在这里找到了“共同语言”,试图通过“抱团作战”,来达到保卫婚姻的目的。

返小三联盟

  最近研究调查显示:影响婚姻破裂的头号原因就是背叛和出轨。目前为止,没有法律条文能让小三受到制裁,完全靠道德和良知的约束,妻子们忍无可忍,决定“绝地反击”——厦门一位深受小三之害的女士心娅成立了“反小三联盟”,7月17日,海峡导报报道一推出,立即引起热烈反响。“反小三联盟”目前有8个群均已加爆,甚至目前还有几万人在等待加入。记者反复联系心娅,终于加入其中一个群。(7月26日武汉晨报)

  “反小三联盟”受热捧,无疑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小三”队伍之庞大,一些深受其害或者担心将要受到伤害的女性,很自然地聚集到一起,并且在这里找到了“共同语言”,试图通过“抱团作战”,来达到保卫婚姻的目的。应该说,这种不甘向命运低头的互助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然而,只要稍加思量就不难发现,“反小三联盟”之所以一呼百应,折射的是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无助,假如在道德和法治层面能够寻找到救助路径,那么大家还会跑到这样一个虚拟的维权空间里来,同病相怜地倾诉各自的不幸,发泄心中的怨愤吗?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金钱社会的发育,二奶、小三也悄然进入人们的视线,“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渐渐在一些人身上得到印证,也越来越有市场,少数先富起来的老板,个别先贪起来的官员,开始以包二奶、养小三为乐事,甚而作为炫耀的资本,更有极个别包养的小三队伍发展到令人咋舌的二位数、三位数。而少数年轻女性,为了走成名捷径,或者追求享乐,也甘于“被包养”,乃至有网传女大学生公开明码标价寻求包养。

  这一社会现象的嬗变,固然有改革开放后受外来价值观、意识形态冲击的因素,但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得不到坚守和张扬,纪律的、法治的约束力弱化则是关键所在。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荣辱观颠倒,有钱就有一切的极端物欲主义,让二奶、小三越来越丧失了耻辱感;特别是极少数贪官包二奶、养小三,越来越从地下转入半公开,更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导向。而二奶、小三大多游走在法律边缘地带,“重婚罪”往往鞭长莫及,更使得包养行为有恃无恐。

  因而,要遏制二奶、小三遍地招摇现象,维护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和健康和谐的社会秩序,一方面必须重塑文明社会的婚姻伦理,让忠诚于婚姻成为公民起码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完善婚姻家庭法律体系,将包二奶、养小三行为纳入法律调整范畴,从而形成应有的法治约束力;同时,党政部门必须对官员生活作风问题实行“零容忍”,坚决铲除二奶、小三赖以泛滥的腐败温床。

  道德约束不给力,纪律、法律缺位,二奶、小三只会没有最多,只有更多。组建再庞大的“反小三联盟”也无济于事,充其量只能是个“怨妇沙龙”,一群受害者各自诉说共同的不幸,至多相互安慰而已。加入这一“联盟”的群体越庞大,越显示出道德的苍白和法治的无能,甚而沦为二奶、小三们的笑谈。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