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随母亲杨开慧一同被捕入狱。杨开慧牺牲后,他和弟弟辗转来到上海,一度流落街头。直到1937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而此时他们的父亲毛泽东已经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凤凰卫视2010年6月26日《中国记忆》,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随母亲杨开慧一同被捕入狱。杨开慧牺牲后,他和弟弟辗转来到上海,一度流落街头。直到1937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而此时他们的父亲毛泽东已经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毛新宇:我觉得他们哥俩兄弟俩在苏联学习,同样要经受磨难、磨炼,至少是磨炼和考验,那么生活比上海流浪要幸福要稳定,我伯父和父亲学习成绩在苏联都是非常好的,连续跳级的。就是后来,我觉得尤其是最难得的就是,在这个二战胜利以后,这兄弟俩都在苏联,都上了大学,可能还是在同一所学校,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吧。但是我认为,你看在苏联的这种,他们认为在天堂的这种平静幸福的生活,没有过多久,1936年去苏联,过了5年就是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整个苏联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都动荡起来了。
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要求上前线解说: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直接给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要求上前线。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爱苏联就像爱中国一样,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谢辽沙,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毛新宇:因为他觉得一个是报答苏联党和政府对自己兄弟多年的培养,再有一个,他觉得自己是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更加应该做表率,应该带头,代表中国人去积极参加伟大的反法西斯事业吧,所以他强烈要求参军,其实也很不容易,一开始也没被批准,他上军校,后来遇到了一个苏联红军将军,很喜欢他,他才先上的是苏联红军的军校,后来才真正的从军校很快毕业以后,才当了苏联的红军。
解说:离开军校,毛岸英被授予苏军中尉军衔,参加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坦克部队任连指导员,在炮火纷飞的反攻战场上,毛岸英率领他的坦克连,一路战斗,一直到攻克柏林。
毛新宇:斯大林对我伯父也是很佩服喜欢,因为他知道这是毛泽东的长子,所以他就觉得,这个青年很优秀,那么就在1945年的时候,二战结束以后,斯大林也出于对我爷爷的感激吧,也出于对我伯父英雄表现的一个嘉许,斯大林还亲自接见了我伯父,并赠送他一把小手枪。
解说:随着二战的结束,毛岸英回到了延安,毛泽东致信斯大林,表示感谢,之后不久,毛泽东就给儿子开列了全新的课程表,他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的“劳动大学”,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
毛岸英回国参加土改直言康生工作中失误毛新宇:上“劳动大学”呢,应该是1946年,1946年呢,我爷爷跟我伯父谈,我觉得我爷爷是很有远见的,就说因为我伯父长期生活在国外,离自己的祖国啊,年代比较久远了,那么呢,他比较熟悉苏联的党和国家的情况,对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和国情不是很了解,所以为了让他懂得中国的国情,所以才让他上的“劳动大学”。
解说:毛岸英的新老师是父亲的一位农民朋友,在拜师务农的日子里,毛岸英学会了不少农活。大约半年后,他从“劳动大学”毕业,进入中宣部工作。1947年4月,他随中央土改工作团辗转各地,从此告别陕北热土。
毛新宇:他最可贵的是他独立思考,他在实际土改中,他纠正了一些康生的错误的做法,包括我走访了他在山东渤海老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滨州,山东滨州,那时候是老区,康生在土改过程当中,有一些很具体的一些过左的错误,实际上最早是我的伯父毛岸英抵制纠正过他。
解说:对于初出茅庐的毛岸英来说,可能也并不谙于政治的复杂,有当事者曾撰文回忆,在中央土改工作团里,毛岸英和于光远、史敬棠、曾彦修四人同住一屋,谈吐之间,对土改工作团的领导康生的一些过左言论和做法曾颇有微词。但他快人快语,就事论事,全不是天潢贵胄的气息。
毛新宇:后来在给我爷爷的工作回报当中,他都总结提到了康生在土改中的一些错误,可以说毛岸英的这个努力,应该我觉得对于后来我爷爷纠正调整我们党的土改的失误啊、错误,是起了一定作用的,是这样。
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加朝战 骗妻子称是出差陈晓楠:说起毛岸英的经历来,坎坷二字可谓最贴切不过。他从小就和母亲蹲过国民党的监狱,之后又和弟弟一起流浪上海街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及至留学苏联,又赶上战事惨烈的卫国战争,参军打仗,而回国之后,他随队土改,全国解放之后,又到了北京一家工厂,担任党总支副书记。毛岸英年纪轻轻,已经有着工农学兵异常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到了1950年,谁也没曾想到的是,立志回国建设国家的毛岸英,会因为一场发生在国境线外的战争再次披上征袍。
解说: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一度占据军事主动,但在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战事急转直下,北朝鲜再三向中国和苏联求援。而此时的毛岸英自己找到彭德怀,要求抗美援朝,上前线。
毛新宇:是后来彭总呢,称颂他叫他“志愿军第一兵”,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说最难得的就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我的伯父很能够理解和支持我爷爷这个出兵朝鲜的这个决策,当时来说啊,这个我爷爷毛泽东,对于这个抗美援朝,应该是他人生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槛,究竟出不出兵,出兵以后怎么样,其实后人只看到毛泽东伟人战略家的气魄决策出兵,但是这个过程是很艰辛很艰难的。我爷爷从来没有过像抗美援朝这样,为了决策出兵,曾经一个星期都没睡觉,连续六七天,那么我伯父理解,最终他知道我爷爷还是会决定要出兵的,那么他又感觉到自己是领袖的后代,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爷爷作出表率,所以是他主动找彭德怀的。
解说:经过反复的权衡,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政治局扩大会议最终作出决定,介入朝鲜战争,元帅彭德怀领衔司令员。
毛新宇:彭德怀当时说老实话,还真不想把他带上战场,因为觉得他会有危险。但是我爷爷呢,一个是他要以实际行动带这个头,再有一个他也希望我伯父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就坚决要求他去,就找彭德怀。
解说:在毛岸英的反复恳求下,彭德怀答应携他同上朝鲜战场,当时毛岸英的职务是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临行前,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毛岸英隐瞒了自己的行程。
毛新宇:我伯父呢,在上朝鲜战场之前啊,已经给她打了预防针,就是说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可能很长时间不能给你写信,你不要着急,他不想让妻子担心,他没跟我大姨讲要上战场。他只是说提到朝鲜打仗你知不知道啊,现在我大姨啊,回想起来难受,都后悔自己当初太迟钝了,没有理解这个自己丈夫的用意。当时我伯父一提朝鲜,我大姨当时紧张,为什么提这个啊,那时候在打仗啊。我伯父就不让她担心,没告诉她要去,就是说我只是考考你的常识。
解说:毛新宇说,可能当时很让伯父牵挂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父亲了,在上战场前,毛岸英又找到了自己的岳母张文秋,希望她能照顾自己的弟弟毛岸青。
毛新宇:那么他找我外婆,一个是要辞行,其实他用一个很隐讳的方法告诉我外婆他上战场,我外婆也是非常喜欢我伯父,也为他担心,另外也承诺了照顾我父亲,另外我外婆还送了他一个表,这就是后来辨认那个烈士尸骨的重要的凭证,是这么一个情况。
陈晓楠:毛岸英的岳母张文秋,有长女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为妻,而小女邵华,小时候便和毛家兄弟感情甚笃,长大后尤为毛岸青暗中思慕。毛新宇说,作为长兄,伯父岸英怎么会不了解弟弟的心思呢,此去朝鲜战场山高水远,行前他特地把自己的弟弟交与岳母相托,其中也暗暗有着促成毛岸青和邵华婚姻的意思在内。为兄的殷殷照护之情,全在其中,总说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谁又曾想到此一别,天人两隔,竟成永诀。
毛岸英不幸在朝鲜战死 周恩来闻讯掉泪解说: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志愿军从安东、河口、辑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边界鸭绿江,10月25日发动突击,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大胜,歼敌数万。11月25日起,第二次战役启动,战场局势始终在志愿军的掌控中,但就在这一天的上午,美国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当时正在作战室工作的毛岸英不幸牺牲。此时,距他入朝作战仅有34天,接到噩耗的彭德怀欲哭无泪。
毛新宇:但是彭德怀是有顾虑的,他认为呢,怕我爷爷这个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又怕这个不幸的消息,给我爷爷打击太大,彭德怀最大的担心就是,怕我爷爷因为我伯父的牺牲,直接影响了爷爷对朝作战的指挥,因此彭德怀呢,他就想个变通,他先把报告,把伯父牺牲的报告报告给周总理,周总理呢,我刚才说了,他为什么喜欢我伯父啊,就是最难得的是,我伯父和我伯母结婚的时候,周恩来是司仪啊,那么周恩来对我的伯父,对我大姨是很喜欢的,他也知道毛岸英很出色,所以当时周恩来看到这个电报,都难以接受,周恩来哭了。
毛泽东听闻丧子哀恸 向儿媳隐瞒三年消息陈晓楠:根据后人的回忆,在志愿军的指挥部里呢,毛岸英的一切背景,只有彭德怀、邓华、洪学智和彭总办公室的人知道,那么按照彭德怀的指示,毛岸英只在彭总办公室附近活动,他既没配枪,也没有查哨任务,但是他担任的却是机密核心的工作。毛岸英曾经在金日成和苏联驻朝大使与彭德怀的会见中担任翻译,会谈结束之后,他还负责整理会议纪要交给毛泽东。只可惜这份工作还没有完成,他就遭遇了不测。据后来毛泽东的军事参谋叶子龙说,他是在1950年11月25号收到彭德怀发来的一封电报,除了报告战事之外,重点提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电报极简短,因为拿不准主意,叶子龙才把它交给了周恩来。
毛新宇:周总理就说呢,也是顾虑到我爷爷的身体和这个怕他直接影响对朝作战,就周总理决定,没有马上告诉我爷爷,压了好几天,压了好几天以后,周总理后来就问我爷爷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是叶子龙也把这个事告诉了江青,然后周总理就觉得呢,这个巨大的不幸,就是让叶子龙和江青,让他们俩告诉的我爷爷。
解说:在外人的回忆里,毛泽东对丧子的伤痛让人印象最深得就是那句,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但是在家人的记述中,一代雄杰在沉稳的言语背后,却有着太多的情何以勘。
毛新宇:哎呀,那种悲痛,我现在都难以想像,就是我爷爷就是说他的巨大的悲痛是怎么表现的,就是说一般我爷爷都很爱抽烟,刚得知儿子牺牲的时候,我爷爷就是几次都想抽那个烟,那个都没有把烟,没有力气把烟从烟盒里拔出来,而且就是把烟拿在手里,都没有力气去划那个火柴。
解说: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承受着巨大创痛的毛泽东,一时间也无从着手,如何把这个噩耗告诉自己的儿媳,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
毛新宇:我觉得这个毛岸英,我伯父牺牲啊,给我爷爷的这个创伤啊,我认为有这么两个阶段,当然是儿子牺牲他没有料到,他这个悲伤,这种悲伤当然是除了父子亲情以外,另外一个他觉得毛岸英非常优秀,是个优秀人才,牺牲了太可惜了。再有一个,我觉得我爷爷的这个对他的这个心理的悲痛是什么,那么就是他还要面对自己的儿媳,他还不能像一般的公公一样,把这个不幸告诉自己的儿媳,他还要保护自己的儿媳,作为一个公公,能把自己儿子牺牲的消息,对自己的儿媳妇封锁了三年。
就是因为我大姨太思夫心切了,着急了,她觉得这,那就是说觉得我这个伯父除了牺牲以外,她觉得这个丈夫这个隐瞒就不正常了,按照理解要是说你就是再出差再保密,你也不可能,十天、十个月,一年都不来信吧,那时她也不知道我伯父牺牲了,怎么不给她来信呢,那么就是说,尽管我伯父上战场前给她打了预防针,说通信不便那个,但是我觉得我大姨理解就是,你再跟我通信不便,顶多一个月两个月不来信吧。那么超过三个月不来信,超过半年以上,收不到丈夫的信,她自己就觉得不正常了。
解说:心急如焚的刘思齐,实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几经考虑之后,她决定还是去向公公毛泽东询问究竟。
毛新宇:超过半年以后,她先去问的我爷爷,我爷爷还是不忍心告诉她,我爷爷给他还念古人薛仁贵夫妻分别的诗安慰,甚至跟我大姨讲了这么一句话,说思齐娃,好孩子,你不要着急,我爷爷曾经劝她说,你不要着急,岸英工作很忙,爸爸跟你约定,岸英不来信,爸爸不着急,你也不要着急行吗。
解说:大家就这样保守着毛岸英牺牲的秘密,直到有一天,中南海摄影组的工作人员,在无意中交给了刘思齐一张照片,上面的毛岸英穿着朝鲜人民军的服装,她顿时明白了丈夫的去向。
毛新宇:是我大姨下决心破釜沉舟,要坚决地下决心问自己的父亲,想了解清楚自己丈夫究竟怎么回事?那么我爷爷也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了。那么为了让大姨有个思想接受过程,我爷爷是煞费苦心,很巧妙,先讲家里牺牲的五个烈士,给她做个思想铺垫,然后才讲到她最爱的丈夫牺牲了,就是这样也没有想到大姨接受不了这个,太残酷。
你别说大姨接受不了,现在有时候我写书我怀念伯父,我都接受不了,为什么?他跟别的烈士,他这个牺牲的过程太惨烈,我大姨和我,接受不了的是难以想像,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被这个凝固汽油弹,活生生一个人,活生生,生龙活虎一个大小伙子,二十八岁,就一下被美军的凝固汽油弹烧成炭灰,你说牺牲吧,有些烈士遗体还能保存,这凝固汽油弹打下来以后,一个大活人变成一个木炭,换做任何亲人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是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陈晓楠: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在毛岸英牺牲之后的1951年3月,毛泽东和老友周世钊的谈话当中说道,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卫家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解说:事过境迁,虽然在家、国、天下的抉择里,毛泽东选择了为国破家,但老年丧子的沉痛终究是无从解脱,在中南海里的一颗古树下,面对泣不成声的寡媳,毛泽东发出了沉沉的一声叹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毛新宇:在中南海里头,我爷爷就把自己儿子的那个衣服拿出来晒、晾,然后他们工作人员就很奇怪了,就问我爷爷,说主席这是谁的衣服,您老人家怎么还像掏宝贝一样拿出来晒呢,我爷爷眼睛就红了,就说这是我的儿子岸英生前的一些衣物,我把它保留着,作为对儿子的怀念。
(责任编辑:曾丽飞)
社区热贴
- 06-20
- 叙利亚否认中俄伊叙将举行军演
- 06-14
- 菲越等四国海军拟联手对付中国南
- 06-01
- 潘基文任吴红波为联合国副秘书长
- 05-28
- 李宇春开唱大秀事业线
- 05-16
- 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停靠菲律宾
- 05-14
- 广东省军区政委称可守好黄岩岛
- 05-14
- 保健食品真能抗癌吗?
- 05-10
- 解放军空军新型战机进驻西藏
- 05-10
- 若菲佣敢开第一枪中国海军定严惩
- 05-09
- 常此摩擦中菲不动武将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