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独家揭秘 >

“反教条主义”风波中的刘伯承(4)

2012-01-17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刘伯承是新中国第一个被错误批判了的元帅,他是在授衔后第三年遭到不公正的批判的。第二位是彭德怀,他是在授衔4年后受到批判。对于彭德怀遭受批判的事我们知道得比较多,然而人们爱戴的刘伯承元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人们则知之甚少。其实,战功显赫、举世闻名的战将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在解放后党内第一次错误斗争反"教条主义"的无辜受害者,正直、坦诚,为人友善的共和国元帅莫名其妙地遭受了一场人生磨难,反教条主义者却成为"教条主义"者,叫人啼笑皆非。

  毛泽东说:"让刘伯承同志好好休息,可以不来参加会议作检讨,表个态就可以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也说:"刘伯承同志工作积极认真,对组织是尊重的。他今年已66岁了,又有病,不要搞得太紧张。"

  耿直的陈毅看到刘伯承这个样子,心里十分难受,他跑到北京医院,对刘伯承说:"你写啥子检讨嘛!要写,我替你写,写100个字就行了。"

  但大会开到最后,军委决定仍然要他亲临会场上台作检讨。

  7月10日,中南海怀仁堂座无虚席,全军1000多位高级将领,肩佩金光闪闪的将帅肩章,他们无声地坐在那里。会场空气滞重,压抑,显得有些紧张。

  大会执行主席宣布:下面由刘伯承同志作检查。(未完待续)

  会场一千多双眼睛刷地一下射向了主席台。

  老元帅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慢慢地走进了会场,走上了主席台。

  尽管他步伐缓慢,但仍不失大将风度。这位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大革命家,这位昔日驰骋疆场,指挥过无数次大小战役,让敌人听到名字就害怕的战将,这位身上留下无数弹孔,被打瞎一只右眼的人民功臣,今天竟要上台作检讨,真有点让人心寒。

  时间几乎凝固了,空气几乎凝固了。

  几秒钟之内台下这些驰骋疆场的战将们竟不知该干点啥。

  突然,不知是谁带起了头,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这些忠诚赤胆的将帅们纷纷站了起来,鼻子发酸,眼睛含着泪水,继续那雷鸣般的掌声,掌声持续了大约半分钟,才渐渐平息下来。

  这掌声是对刘伯承元帅的最大理解和爱戴,是对所谓反"教条主义"极左思想的无声抗议。

  刘伯承作完检查,会场上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并一直送他走下了主席台。

  会后,刘伯承又住进了医院,病情稳定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去了北戴河休养。

  这次所谓反教条主义的推波助澜的罪魁祸首是林彪,会议之后的1959年9月林彪当上了国防部长,开始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林彪上台后,打着革命旗号,以极左的面目出现,继续发展反对教条主义运动的恶果,更使军队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全军院校被砍掉100所,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濒于夭折。

  关于这段历史,林彪自己也有一个总结。一年后,林彪在批判彭德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主题。我得到这个材料以后,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应该以这个为主题,军委扩大会议应该有个思想内容。把情况报告毛主席,毛主席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会议是毛主席决定的,材料是×××提供的,这才有去年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的军委扩大会议。"

  那次会议,有人指责刘伯承里通外国,原因是1957年刘伯承在广州期间,军委派人转送给他一封苏联军事顾问的信,征求他对"步兵条令"的意见。刘伯承处理问题一贯十分谨慎,他给军委写了一封信,讲述了他对编写步兵条令的意见,并把自己的意见转告苏联顾问。但他万万没想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竟然把这封信说成是里通外国的信件,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当刘伯承要求把这封信发表在会议简报上的时候,有人回答说此信已经丢了。可事实是几十年后,这封信仍然保存在档案馆里。

  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后来才知道,父亲那次检讨,是想保护一批同志,想让这件事平息下去。然而,父亲的想法太善良了,军委扩大会议的后期,斗争不但没有平息,相反越来越激烈了。

  萧克、李达等同志都受到了严厉批判。他们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检讨,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批判,但总不能过关,非要他们承认是反党才行。

  在斗争会上,蔡铁根大校看不过去,说了几句真话,当场被撕下肩章,推到台下看押起来。

  此后,这些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后来都受到了组织处理。萧克、李达被撤职,降职到地方工作,另外一些同志有的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有的被降职降级。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次反教条主义被作为一次路线斗争,批判变本加厉。郭天民、昊伟等被折磨致死。那位蔡铁根大校被当成"现行反革命"枪毙了。

  军委扩大会议结束之后,刘伯承回到了南京。

  随父亲到北京读书的刘太行没有回南京,他留了下来,进人北京四中学习。

  刘太行不知道,父亲的职务已被撤销,他的家也将搬往北京,南京那座美丽的城市已不再属于他。

  1959年1月19日,过完50年代最后一个新年,刘伯承携眷从南京移居北京。

  听说老院长要走,军事学院的许多干部自愿到江边为老院长送行,人们默默地站在老院长的身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送到了江边,大家又要送过江去,一直送到火车站。

  刘伯承坚决不肯,他挥了挥手,让大家回去。大家站在岸边,谁都不肯先走。

  刘伯承见大家不走,便抢先一步跨上了船,再一次向大家挥手告别。

  "大家回去吧,不要再送了。"老元帅说。

  船缓缓离开了岸,向江对面驶去,人们站在岸边默默地注视着老院长的身影,没有一个人离开。船,渐渐地驶远了,越来越远,看不见了,人们仍然站在岸边。

  天阴沉沉的,冷风溅咫吹过,每个人的心情都像冷风一样的透心凉。

  新任院长廖汉生也来送老院长。

  望着老院长的背影,新任院长无限感慨地说:"这个老首长,可没有少受罪啊!"

  刘伯承这位战场上的一代名将就这样孤单地离开了南京,离开了这座虎踞龙蟠的石头城。

(责任编辑:曾丽飞)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