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独家揭秘 >

林彪粟裕军事才能到底谁更强(2)

2012-01-31  本文来源于新浪博客    作者:王南方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林彪、粟裕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中主要对手都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杜对关外共军和关内共军曾经这样评价:“关外共军的战略战术和战力都是关内共军无法比拟的。”

  3 自身伤亡

  林彪:★★★★★

  粟裕:★★★★☆

  林彪: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自伤亡6.9万余人,平津战役自伤亡3.9万人。合计伤亡10.8万人。

  粟裕: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自伤亡9.1万人,渡江战役自伤亡6万余人。合计伤亡15.1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比较,因为林、粟二人在各自指挥的战役中,所面对的敌人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和两人对抗的国民党军总指挥都是杜聿明,但国共的兵力对比却并不相同,敌我态势和双方采取的战略战术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辽沈战役是我军70万人对国民党军55万人,淮海战役是我军60万对国民党近100万,但不能说辽沈就比淮海容易打。毛泽东对淮海战役作过点评,那是“一锅夹生饭”、“粟裕立了第一功”;但辽沈战役却是我军对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优势、装备齐整、士气高昂的国民党军的第一场大战役,这一战“扣住了蒋介石的命门”。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辽沈战役后,全国的民心以及双方部队的士气已经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粟裕在淮海战役所占“人和”远胜于林彪之于辽沈,所以才有了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说法。淮海战役中我军方面,地方民兵参战人数达到60万,支前民工达到530万!而林彪刚入关时,老百姓对共产党的军队是不认可的。

  4 对手评价

  林彪:★★★★★

  粟裕:★★★★

  林彪、粟裕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中主要对手都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杜对关外共军和关内共军曾经这样评价:“关外共军的战略战术和战力都是关内共军无法比拟的。”杜聿明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1946年,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含其最精锐的入缅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而林彪刚入关的11万部队是没有整编的部队,且入关时没有携带武器。虽然到东北后林彪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

  但辽沈战役开始后,东野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国民党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防守。

  而杜聿明与粟裕交手,虽然杜聿明最终也失败了,但他却很不服气。

  首先,在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徐州“剿总”副司令)制定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组织徐州国民党军四个兵团二十个军,决定放弃被动的防守城市的打法,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与解放军打运动战。该计划乘华野、中野分离之际,以华中国民党军牵制中野,主张以徐州主力采取奇袭战术攻击华野,收复济南。该计划于10月2日获得批准。但就在即将发起进攻的10月15日凌晨,杜聿明被蒋介石紧召东北挽救败局。接受的刘峙(徐州“剿总”司令)立即命令中止执行攻击山东的计划,并把作战计划改得面目全非。刘峙把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成了无既设阵地的挨打阵势,黄伯韬兵团因此被包围。

  在黄伯韬兵团被包围之后,如按杜的计划国民党军队仍有取胜可能:杜聿明的计划是先用徐州国民党主力南下消灭正在阻击黄维兵团的刘伯承邓小平二野(40万打10万),然后再北上,救黄伯韬兵团。如果三野分兵救二野,那么黄伯韬兵团(12万人)就可能突围而下,国民党的80万大军就会集中在一起与三野和二野的60万军队大战一场,国民党军至少可以避免被各个击破,淮海战役将是另一种景象。

(责任编辑:陈洲杰)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